金缕曲.送屏山姊扶柩旋里

岂是无情者。遥将归、家山安葬,匆匆车马。

此去长途须保重,仔细雨天风夜。

况已是、暮年人也。

卅载交情如手足,怅离怀、多少伤心话。

难把你,车儿把。牵衣执手偏难舍。

盼鱼书、总然数字,也须亲写。

我本多愁君善病,两地情牵意惹。

梦不到、横河宅舍。

硬著心肠真个去,此时情、何日方能罢。

相思泪,风前洒。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金缕曲》是清代女诗人顾太清为送别姐姐屏山,姐姐携母柩返乡而作。词中充满了深情厚谊与离别之痛。

开篇“岂是无情者”,以反问句式表达对姐姐的深厚情感,不是无情之人,却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现实。接着“遥将归、家山安葬”,点明了姐姐此行的目的地——故乡,以及她将要完成的任务——安葬母亲。随后,“此去长途须保重”一句,充满了对姐姐旅途安全的关切和叮咛。

“况已是、暮年人也”,既是对姐姐年岁已高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接下来,“卅载交情如手足,怅离怀、多少伤心话”,表达了姐妹之间长达三十年的深厚友情,以及此刻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

“难把你,车儿把。牵衣执手偏难舍”,生动描绘了分别时的场景,姐姐与妹妹紧紧相握,难以割舍。紧接着,“盼鱼书、总然数字,也须亲写”,表达了对未来的思念,即使只能通过书信联系,也要亲自书写,传递心意。

“我本多愁君善病,两地情牵意惹”,既是对姐姐身体状况的关心,也是对两地相隔的无奈与情感的牵绊。“梦不到、横河宅舍”,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连梦中也无法回到那个熟悉的家园。

最后,“硬著心肠真个去,此时情、何日方能罢”,展现了离别时的决绝与内心的挣扎,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而“相思泪,风前洒”,则是对离别后思念之情的直接抒发,泪水在风中飘洒,象征着无尽的离愁别绪。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亲情的深切关怀,也有对友情的深厚怀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痛苦。语言细腻,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顾太清作为女性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秋日游鲇鱼关,晚过栖云道院,四十年风景变迁,得不有感

鹦鹅湾头秋水,鲇鱼关外西风。崇山峻岭几多重。

归路斜阳相送。宛转长城如带,崎岖樵径斜通。

栖云道院扣仙宫。四十年来一梦。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醉太平

风清月清。鸾呜凤呜。谁家绣阁娉婷。借冰丝写情。

云声水声。鱼听鹤听。恼人好梦偏惊。是山灵化成。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西江月.光绪二年午日,梦游夕阳寺

寻得夕阳小寺,梅花初放厓阿。一湾流水绕陂陀。

细路斜通略约。好梦留连怕醒,偏教时刻无多。

登山临水乐如何。好梦焉能长作。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东海渔歌补遗鹧鸪天.荠菜

溪上星星小百花。也随春色斗豪奢。

绿波渺渺天边水,细草盈盈一寸芽。

春有限,遍天涯。千红万紫互交加。

野人自有真生趣,桃叶携筐亦可夸。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