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其七)

斜入茅檐如有恨,高情每赖吟题遣。

要知调鼎会有时,且占寒溪照清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铣]韵

翻译

月光斜照进茅屋似乎带着哀愁,高雅的情怀常常依赖于吟诗来排遣。
要知道施展才华的机会总会来临,暂且占据这清澈溪边,欣赏它的宁静与明亮。

注释

斜入:斜斜地照射。
茅檐:简陋的茅屋屋檐。
恨:哀愁或遗憾。
高情:高尚的情感或情趣。
吟题:吟咏诗歌以抒发情感。
遣:排解、消遣。
调鼎:烹饪调和五味,比喻治理国家或处理事务。
会:恰逢、适逢。
时:时机。
且:暂且、姑且。
占:占据、占有。
寒溪:寒冷的溪流。
照清浅:照亮溪水的清澈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名为《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其七)》。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精炼,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斜入茅檐如有恨”一句,描绘了阳光斜射入茅屋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情怀。这里的“斜”字用得十分精妙,既形容了阳光的角度,也暗示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高情每赖吟题遣”表明诗人将自己的豪迈情怀和复杂情感通过吟咏诗文来抒发和宣泄。这里的“高情”指的是诗人不凡的情操和才华,而“吟题”则是诗人的艺术表现方式。

“要知调鼎会有时”一句,借用古代祭祀时调整鼎器的声音来比喻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这里强调了诗人的艺术自觉和对创作时机的把握。

最后,“且占寒溪照清浅”则是诗人在等待时机成熟之际,暂且领略自然界的美丽,如同寒溪中水面上的倒影一样清澈浅白。这不仅描绘了景色,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每个字眼都透露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品味。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其五)

碧涧潺潺暮山紫,闭关危坐心如水。

窗间微见一枝横,鼻观得香尤可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其一)

深丛茉莉香有馀,秾李争春俗不除。

借箸推排风味胜,尖新莫向小梅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其六)

胜赏须倾竹叶青,此花元自圣之清。

翻思杜老尤耽玩,野水横吹当酒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邑宰张元若酹月亭诗四首(其四)

明府命世才,宇量特闳远。

为名江上亭,拈出句中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