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阜山

幕阜山高一千八百丈,我疑山头即天上。

扪萝蹑磴到山巅,又如平地望青天。

始知天高百万应无极,幕阜苍苍一拳石。

洞庭八百古所传,对此遥看如镜圆。

若还更上三万丈,那知天下有山川。

形式: 古风

翻译

幕阜山高一千八百丈,我疑山头即天上。
沿着藤蔓攀登山顶,仿佛平地仰望青天。
这才明白天之高远无穷尽,幕阜山只是一块巨大的石头。
洞庭湖的历史流传八百年,从这里远眺,湖面如镜般圆满。
如果再往上攀登三万丈,哪里还会知道世间还有其他山川。

注释

幕阜山: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境内。
一千八百丈:形容山峰极高。
扪萝:用手摸着藤蔓。
苍苍:形容颜色深绿。
镜圆:形容湖面平静如镜。
三万丈:夸张说法,极言高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幕阜山的仰望与赞叹,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了天高地远的壮丽景象。开篇“幕阜山高一千八百丈,我疑山头即天上”一句,直接点出了山之高峻,让人误以为山顶几乎触及天际,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山峰高度的惊叹。

接着,“扪萝蹑磴到山巅,又如平地望青天”进一步描绘了攀登至山巅后的景象,即使站在山顶,也只感受到与平地仰望天空无异的广阔,这强调了山之高远。

“始知天高百万应无极,幕阜苍苍一拳石”则是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的顿悟,意识到天空的高度远超过眼前的山峰,即便是如此雄伟如幕阜,也不过是宇宙间微不足道的一块石头。

“洞庭八百古所传,对此遥看如镜圆”一句,则将目光转向了洞庭湖,通过“对此遥看”的远眺,感受到湖面如同明镜般的平静与辽阔。这里借用古人对洞庭湖之称谓,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若还更上三万丈,那知天下有山川”则是诗人的豪迈想象,如若能够再攀登更多的高度,或许能发现更多未知的世界和无尽的山川。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诗人心中对于探索与冒险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壮丽与奥秘的深刻感悟和无限赞美。

收录诗词(118)

胡天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乘龙,以字行。又号傲轩。有俊才,七岁能诗。遭元季乱,隐居不仕。有《傲轩吟稿》

  • 号:松竹主人
  • 籍贯:元岳州平江

相关古诗词

醉吕洞宾画

碧眼朦胧,风须猎猎。

一朵仙花红衬颊,瑶池宴罢九霞浆。

人世已非唐日月,飙轮倚醉风泠泠。

玉山恨不扶飞琼,城南老魅尔何物。

捉臂返顾如叮咛,岩也睨之若螟蛉。

拉乾坤之隘兮,不足供先生之高枕。

杯洞庭之绿兮,不足助先生之解酲。噫!

今夜酒醒何处?清风明月,一笛瑶京。

形式: 古风

修路

羊肠一径依山度,荦确硗嶅几千步。

使君有命催行程,里胥传呼捉乡丁。

填坑伐堑如云集,编木为桥石为级。

忽然堂堂成坦途,无复当时九折危。

王阳阮籍应无滞,来牛去马皆沾惠。

君不见太行之路车可摧,蜀道之险尤崔嵬。

安能刬除俱坦坦,王道在德不在险。

形式: 古风

给四江韵赋海棠

街西街东鼓逄逄,书生闭门续兰釭。

有美一人娇不语,夜称唐妃领群娏。

敲门索我南圃百尺之飞幢,恍然失之神为愯,绕庭如闻足音跫。

有花嫣然来锦江,炯如真珠滴春缸。

又如锦旆摇长杠,朱唇半启调新腔。

酡颜睡足琉璃窗,天然富贵真无双。

一笑未了千花降,粗桃俗李徒纷厖。

正须林下拜老庞,惜哉胡不居空谾。

倾城倚市众所■,世人共辩珉与玒。

平章比拟言何哤,陋儒抱恨騃且憃。

乃以鼻孔求他邦,我来咨嗟久降?。

对花压酒如流淙,玉壶锦瑟声锵锵。

兴酣弄笔鼎可扛,赏音一洗陵翁?。

诗成绝倒付同调,为我金石相舂撞。

形式: 古风

题窗前松竹因自号松竹主人

王官鳞鳞,多士振振。主人开窗,如见大宾。

有琴无弦,歌以娱客。清风徐来,如和金石。

停歌推琴,请为客箴。毋爽尔节,毋虚乃心。

客谢主人,勿剪勿伐。同坚岁寒,誓保霜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