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江先生如玉雪,旧种寒梅今满庭。
閒时抚树得籀法,残岁开花映壁经。
凤沼香云隔尘滓,霜台白笔写神形。
朝回何逊谁相问,定在金陵竹叶青。
此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题吴中书所蓄徐御史写梅》。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清江的先生,其品行高洁如玉雪,庭院中种植的寒梅如今已繁花满庭。闲暇之时,他抚摸着梅花树,仿佛从中领悟到了籀法的精髓;而到了年末,梅花盛开,映照在墙壁上,别有一番风韵。
接着,诗人赞美了这幅描绘梅花的作品,称其如同凤沼之上的香云,隔绝了尘世的污浊,犹如霜台之下的白笔,将梅花的神韵形貌完美地刻画出来。最后,诗人以“朝回何逊谁相问,定在金陵竹叶青”一句,表达了对清江先生的敬仰之情,并暗示了清江先生如同梅花一般,即使身处繁华之地,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如同金陵的竹叶青酒一样,清雅脱俗。
整首诗通过对清江先生与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崇尚和对艺术美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与知己的渴望。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日出高城啼曙乌,城边风色柳疏疏。
关河岁晏侵冰雪,客子天寒叹道途。
明旦乘潮应鼓枻,谁家烧烛且倾壶。
平生未解伤离别,却掩衡门坐郁纡。
渺茫何处望泸州,已拜除书去不留。
七十慈闱双别泪,五千蜀道一孤舟。
皆传远邑民情好,亲见诸生礼数优。
到日平安寄鱼素,殷勤先慰倚门愁。
蜀山消尽雪皑皑,江水初平滟滪堆。
问路遥穿三峡过,之官惟带一经来。
林间女负巴盐出,烟际人乘僰骑回。
莫叹遐方异风俗,此州元有穆清台。
挂席迢遥晚未休,行程逦迤望邳州。
数家农舍通篱落,几处渔舟聚洑流。
回首乡园天渺渺,惊心时序水悠悠。
紫萸黄菊非无意,沙鸟汀云漫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