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中的《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其七)》。诗中以陶渊明的典故开篇,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感慨。陶渊明曾因长期饥饿而渴望得到官职,但晚年归隐后,虽种松植菊,却感叹生计艰难。诗人借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出仕为官的犹豫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可能需要出仕,但内心已对官场感到寒意,暗示了对官场的不适应或厌倦。最后,诗人以“好谢山巨源,作吏废游观”结束,这里的“山巨源”是晋代名士山涛的别称,常被用来指代那些劝人入仕的长辈或同僚。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即要像山涛那样,放弃官场的束缚,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文人的生活选择和现代诗人的心境,探讨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