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沙十首(其四)》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慵懒醒来后的闲愁与情感的微妙变化。
首句“睡起慵教贴翠钿”,生动地刻画了女子在慵懒中醒来,对装扮的懒散态度,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日常琐事的厌倦。接着,“日长啼鸟奈何天”一句,以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出人物内心的烦闷,日长而鸟鸣,却让人心生无奈,仿佛是大自然的喧嚣与人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
“客中花落又今年”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季节更迭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联系起来,暗示着时光流逝,年复一年,而自己却依旧漂泊在外,孤独无助。这一句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现状的无奈。
下片转而描写女子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眉语金尊新烛底,鬓香团扇小风前”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与友人在烛光下轻声细语,团扇轻摇,享受短暂的欢愉。这里的“眉语”不仅指女子的眼神交流,也暗含了她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友人的相聚虽短暂,却能暂时忘却孤独与忧愁。
最后,“薄情赢得暂时怜”一句点明了主题,女子虽然对友情有所期待,但最终仍难以摆脱孤独的命运,只能在短暂的相聚中寻求一丝慰藉。这句既是对女子情感状态的总结,也是对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反思,表达了对人性中薄情一面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