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杂咏四首(其三)

晚窗坐未久,忽若松风鸣。

问言何所鸣,荅云涧水声。

我来已再旬,不闻此声清。

今夕特尔殊,潺湲复錝铮。

岂非冬寒候,万树凄风生。

飘荡震原野,廛嚣杂营营。

群响有时辍,原泉独流行。

昼夜无息机,天然发韶英。

去为江与河,洪涛播大瀛。

因念古君子,名扬耻过情。

美德有根本,广誉久益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的《桐城杂咏四首(其三)》,描绘了夜晚窗前听闻松风与涧水声的情景。诗人先写自己在窗边静坐,忽然听到如松风般的涧水声,感到格外清新。他感叹自己在此已有一段时间,却未曾听到如此清澈的声音。接着,他联想到冬日寒冷,万木受风而发出瑟瑟之声,这涧水声在嘈杂的市声中显得尤为突出。诗人进一步思考,涧水日夜流淌,不息不止,如同自然界的韵律,象征着君子的美德和声誉,虽广布而不求过誉。

最后,诗人将涧水比喻为江河,其洪涛将流入大海,寓意君子的名声将广泛传播。他借此表达对古代君子的敬仰,赞美他们有深厚的美德基础,广泛的赞誉只会使他们的名誉更加荣耀。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859)

陶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桐城杂咏四首(其四)

舍北有废园,灌木深且蕃。

剪鏺忽明豁,有物峙草间。

瑰颀似人立,乃是石假山。

汲泉洗宿翳,三峰各苍颜。

亦钟神秀资,似无斧凿痕。

此地山既多,层峦缭周垣。

烟霏媚朝暮,晴雨皆可观。

云何昔人意,因假遂遗真。

思欲庐峻顶,㟝嵝悉下陈。

泰华在我闼,浩与寥廓邻。

形式: 古风

送易知事

青山之阴江之滨,郡城晏然民俗淳。

使符煌煌来贵臣,幕府赞画多佳宾。

君兮冰雪为精神,中原人物何彬彬。

卧龙冈头月如银,清气郁蟠钟在人。

壮游燕畿登要津,声光上彻天之宸。

宗祧礼制得具陈,长秋佐政功不湮。

恩袍绿映宫柳春,袖中敕旨如丝纶。

上承侯伯谐同寅,所喜境内无哗嚚。

清风吹远案牍尘,芙蓉香冷波粼粼。

水天红光日吐晨,乘马上府参朱轮。

茧丝岁赋五百钧,十四万石米满囷。

省命督集毋扰民,屡嘉劳绩超等伦。

溪楼峰峦连翠旻,风烟侑此杯中醇。

欢腾棣萼荣蓁蓁,笑看佳儿双玉麟。

忽闻书考去志伸,枣阳别野毋逡巡。

愿言寿分堂上亲,愿言显要早置身,綵衣辉映金鱼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夏弘叔

洞庭之南云阳墟,祝融灵峰照天衢。

青衫万里游炎都,戎韬小试罗兵殳。

草市聚落鳞瓦铺,骇此警逻来文儒。

当涂名家千里驹,椿阴如云庭屡趋。

毫端春葩五采敷,光掩金壁珊瑚珠。

宅邻横望高郁纡,三十六朵青芙蕖。

幡然应诏发廪储,穰穰白粲连樯输。

羸民含哺旋昭苏,敕书褒宠金章朱。

碧湘秋澄冰玉壶,宦途南逐鸿飞迂。

花村月夜惊吠无,笳鼓声起奸攘逋。

仰瞻玉帐金虎符,绣斧飞霜悲兔狐。

尘闲官舍窗日晡,岳云绀翠烟模糊。

长沙酒香呼木奴,醉眠琴榻红氍毹。

载云旗兮飙控车,兰声桂醑招三闾。

咸池音杳龙尾徂,湘妃鼓瑟怀苍梧。

客乡哦诗不可辜,写入潇湘八景图。

形式: 古风

送秦君用

万山丹翠浮楚天,熊蹲龙奔隐云烟。

长沙零陵相后先,一水走碧雄澬川。

地饶黍稷麻麦田,瘴不为疠暑不煎。

苏溪僻境民受廛,蜂屯鱼贯纷牵连。

草荒公廨屋数椽,鼓角声撼天南边。

秦君下马蓝袂鲜,官闲昼永如神仙。

令严兵伍采棒悬,平芜月白犬熟眠。

出自富家真象贤,宝视经书唾视钱。

平生周急心所便,况乃募粟纶音宣。

尧汤曾遇水旱愆,从古有饥无此年。

闻之殊觉心恻然,我发我庾实且坚。

琼粻满载江上船,顺流不日经淮堧。

鹘形久病成苏痊,报以美秩天官铨。

御煤香湿黄锦笺,手弹冠尘理腰缠。

春风溪亭飞柳绵,银筝侑酒喧离筵。

帆开水驿弓控弦,洞庭浪喷蛟鱼涎。

巍峰隐隐飞雁旋,岸口迓卒森戈鋋。

峒猺怗伏无警传,满帘日色薰兰荃。

公田饭饱跨锦鞯,入城为访濂溪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