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懒日甚不作诗者二年矣閒者二三子以歌咏相乐请题于吾兄遁庵遂以岁月坐成晚命之因事感怀成五章以自遣志之所之不知其言之陋也览者将有取焉(其二)

罢书掩关卧,窗牖乱清樾。

风枝惊宿鸟,扎扎畏颠越。

叶声走前庭,误听雨未歇。

不知霜巳重,但觉寒切骨。

耿耿不能寐,起坐候明发。

试问夜如何,虚檐转残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罢书闭门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交融。首句“罢书掩关卧”,写出了诗人结束阅读,关闭门户,躺卧休息的状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慵懒的氛围。接着,“窗牖乱清樾”一句,通过窗户和树影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

“风枝惊宿鸟,扎扎畏颠越”描绘了风吹动树枝,惊扰了栖息的鸟儿,它们发出急促的声音,似乎在躲避即将到来的风暴。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敏感。

“叶声走前庭,误听雨未歇”中,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仿佛在庭院中回响,诗人误以为是雨声未停,这种错觉反映了他对外界环境的细致观察以及内心的细腻感受。

“不知霜巳重,但觉寒切骨”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寒冷的深切感知,霜重而寒气逼人,形象地描绘了冬日的严寒,同时也可能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耿耿不能寐,起坐候明发”写出了诗人难以入眠,起身坐着等待天亮的情景,表现了他内心的焦虑与期待。

最后,“试问夜如何,虚檐转残月”以疑问的形式,询问夜晚何时结束,只见屋檐下的月亮已经变得残缺,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诗人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金末元初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我处境的反思。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余懒日甚不作诗者二年矣閒者二三子以歌咏相乐请题于吾兄遁庵遂以岁月坐成晚命之因事感怀成五章以自遣志之所之不知其言之陋也览者将有取焉(其三)

晨起坐高斋,鸟啼幽寂破。

小儿具文墨,信手供日课。

既无宠辱惊,又不至寒饿。

自量亦云幸,到此能几个。

更欲希世荣,所望毋乃过。

蒲团正温厚,得稳且安坐。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余懒日甚不作诗者二年矣閒者二三子以歌咏相乐请题于吾兄遁庵遂以岁月坐成晚命之因事感怀成五章以自遣志之所之不知其言之陋也览者将有取焉(其四)

连蹇拙进宦,艰难眛理生。

一事且不免,况欲二者并。

忍穷分所安,不为世所萦。

床头一卷书,净洗胸次平。

偶逢会心人,款款话中情。

瓶储喜不空,今年赖西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余懒日甚不作诗者二年矣閒者二三子以歌咏相乐请题于吾兄遁庵遂以岁月坐成晚命之因事感怀成五章以自遣志之所之不知其言之陋也览者将有取焉(其五)

青山如有情,向人呈偃蹇。

我本山中人,一出偶忘反。

崎岖半天下,始觉居山稳。

力极势有回,苦不费推挽。

税驾良自兹,千里岂云远。

举手谢山灵,应笑归来晚。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陈子正容安堂

陈子少英迈,逸气不可挫。

典型肖乃翁,出语辄惊座。

行止非所能,造物听掀簸。

功名鹰在韝,岁月蚁旋磨。

区区一室中,千载供史课。

结庐慕渊明,志向有许大。

澹墨写形似,终日相对坐。

一室足我容,百念付慵惰。

青山隐檐楹,流水出其左。

植花数十丛,种竹千百个。

事来若机张,事去如甑堕。

浩然方寸閒,不受一尘污。

岂无二仲贤,閒暇日相过。

有酒相献酬,有诗互赓和。

溪山入笑谈,珠玉霏咳唾。

徜徉天地閒,一物莫非我。

醉来语益真,卿去我将卧。

主人正高枕,山鸟莫啼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