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守岁应制

玉琯移玄序,金奏赏彤闱。

祥鸾歌里转,春燕舞前归。

寿爵传三礼,灯枝丽九微。

运广薰风积,恩深湛露晞。

送寒终此夜,延宴待晨晖。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玉制的管乐器标志着季节更迭,金质的乐器在装饰华丽的宫门内演奏以庆祝。
吉祥的鸾鸟在歌声中盘旋,春天的燕子在舞蹈之后归巢。
祝寿的酒杯传递着古老的礼仪,灯饰的枝条映照着宫廷的辉煌。
国运广阔如和煦的南风累积,皇恩深重如同晨露滋润万物。
这一夜将送走寒冷,盛宴将持续至晨光初现。

注释

玉琯:古代的一种玉制管乐器,常用于礼仪或计时。
玄序:指深冬时节,这里寓意时间的推移。
金奏:金质乐器的演奏,代指宫廷中的音乐表演。
彤闱:红色的宫门,象征宫廷的富丽堂皇。
祥鸾:吉祥的鸾鸟,传说中的瑞鸟,象征吉祥。
歌里转:在歌声中盘旋起舞。
春燕:春天的燕子,代表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舞前归:舞蹈结束后归巢,引申为庆典的结束。
寿爵:祝寿的酒杯,用于庆祝仪式。
三礼:古代的三种礼仪制度,这里泛指传统的礼仪。
灯枝:装饰性的灯架,形似树枝。
九微:极言灯光明亮、辉煌,九为虚数,表多数。
运广:国家的运势广阔,比喻国力强盛。
薰风:和煦的南风,象征仁政。
积:累积,此处指仁政的积累。
恩深:皇恩深重。
湛露:清晨的露水,比喻皇恩如晨露般滋润。
送寒:送走寒冷的冬夜。
终此夜:这一夜结束。
延宴:延续宴会。
晨晖:早晨的阳光,表示新的一天开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景象,通过对细节的精美描写,展现了古代宫廷中过新年的豪华气氛和喜庆氛围。首句“玉琯移玄序”与“金奏赏彤闱”相呼应,交替使用玉和金两种材质的乐器演奏,表达了一种高贵庄重的节日气息。“祥鸾歌里转”、“春燕舞前归”则描绘了祥瑞之鸟在歌声中翩翩起舞,以及春天燕子的欢快舞蹈,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与人间的和谐共融。

“寿爵传三礼”暗示宴会上对长者的敬酒祝寿,而“灯枝丽九微”则细腻地描绘出宫中悬挂的灯饰,烘托出节日的辉煌与温馨。"运广薰风积"、"恩深湛露晞"两句通过对气候和露水的描写,表现了帝王对于百姓的深情厚谊,以及国家的繁荣昌盛。

最后,“送寒终此夜”、“延宴待晨晖”则表明宴会持续至深夜,最终在清晨的曦光中缓缓结束,这也暗示着新一年的开始,预示了新的希望和美好的愿景。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节日气氛的生动展现,展示了一幅隋末唐初时期皇家守岁庆典的壮丽画卷。

收录诗词(43)

许敬宗(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81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著有文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 字:延族
  • 籍贯:杭州新城
  • 生卒年:公元592年—公元672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制

混元分大象,长策挫修鲸。

于斯建宸极,由此创鸿名。

一戎乾宇泰,千祀德流清。

垂衣凝庶绩,端拱铸群生。

复整瑶池驾,还临官渡营。

周游寻曩迹,旷望动天情。

帷宫面丹浦,帐殿瞩宛城。

虏场栖九穗,前歌被六英。

战地甘泉涌,阵处景云生。

普天沾凯泽,相携欣颂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奉和过旧宅应制

飞云临紫极,出震表青光。

自尔家寰海,今兹返帝乡。

情深感代国,乐甚宴谯方。

白水浮佳气,黄星聚太常。

岐凤鸣层阁,酆雀贺雕梁。

桂山犹总翠,蘅薄尚流芳。

攀鳞有遗皓,沐德抃称觞。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

旭日临重壁,天眷极中京。

春晖发芳甸,佳气满层城。

去鸟随看没,来云逐望生。

歌里非烟飏,琴上凯风清。

文波浮镂槛,摛景焕雕楹。

璇玑体宽政,隆栋象端衡。

创规虽有作,凝拱遂无营。

沐恩空改鬓,将何谢夏成。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奉和春日望海

韩夷愆奉赆,凭险乱天常。

乃神弘庙略,横海剪吞航。

电野清玄菟,腾笳振白狼。

连云飞巨舰,编石架浮梁。

周游临大壑,降望极遐荒。

桃门通山抃,蓬渚降霓裳。

惊涛含蜃阙,骇浪掩晨光。

青丘绚春组,丹谷耀华桑。

长驱七萃卒,成功百战场。

俄且旋戎路,饮至肃岩廊。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