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鲁修隐士

已慕高情厌市朝,又看骑鹤上青霄。

延陵不惜留神剑,宋玉何堪赋大招。

商岭云深芝翳翳,小山月冷桂萧萧。

寒泉秋菊如堪荐,拟向风林借一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挽鲁修隐士》表达了对鲁修这位隐士深深的敬仰和哀悼之情。首句“已慕高情厌市朝”直接揭示了鲁修超脱尘世、厌恶世俗的特点,他追求的是高洁的情操。次句“又看骑鹤上青霄”以仙人乘鹤升天的典故,象征鲁修已经羽化登仙,进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第三句“延陵不惜留神剑”,借用延陵季子的故事,表达鲁修的品格高尚,如同延陵季子舍弃名剑一样,他放弃了尘世的名利。第四句“宋玉何堪赋大招”则引用宋玉悲秋的典故,暗示鲁修的离世让诗人感到难以承受,如同宋玉面对凄凉秋景般感伤。

接下来两句“商岭云深芝翳翳,小山月冷桂萧萧”,通过描绘商岭的幽深云雾和小山的冷月桂香,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氛围,象征鲁修隐居之地的清幽和遗世独立。

最后两句“寒泉秋菊如堪荐,拟向风林借一瓢”,诗人设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还有秋菊可供祭祀,他愿意像乞丐一样向风林借取一瓢水来祭奠鲁修,表达了诗人对鲁修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和对逝者品格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鲁修的深切哀思和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仰。

收录诗词(155)

龚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投分宪万佥事三十韵

圣代敷文教,台官肃宪纲。

吏尘清上国,化雨沐炎方。

华衮曾亲补,龙泉肯钝铓。

心肠坚铁石,闻望美圭璋。

冰皎当空月,春随满路霜。

羽仪专楚地,威望振饶阳。

压水朱旗稳,浮波彩鹢长。

自天垂德泽,连郡仰休光。

持斧先求隽,埋轮竟劾梁。

庙廊声誉蔼,寰宇姓名香。

大本需培植,斯文藉主张。

尊经传鲁史,论道对虞庠。

唤友林莺切,推贤泮藻芳。

明明修礼乐,济济重纲常。

往昔来徵辟,愚蒙赖举扬。

晓星随去棹,春雨湿行装。

天意怜衰朽,人心乐退藏。

不才淹岁月,多病愧冠裳。

忝窃三年禄,宁窥数仞墙。

仲由先入室,贾谊亦升堂。

宦拙官宜冷,形劳鬓已苍。

于时复何补,揆道更难忘。

皂帽真慵裹,青衿匪自强。

斯须成濩落,积久见荒唐。

寡与朋簪少,恒饥稚色凉。

致身难即鹿,处世若亡羊。

客诧工齐瑟,人歌类楚狂。

途穷遭白眼,时难厄黄杨。

趋走非吾事,飘蓬岂异乡。

铭心知赏激,拭目睹明良。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寿马太守长律三十四韵

海岱英雄地,青齐霸主州。

大才天所靳,名士古无俦。

籍甚家声远,渊焉世德求。

仪型追往哲,文雅迈前修。

光武那惭援,常何屡荐周。

与时俱上下,随俗漫沈浮。

已得清贫趣,宁知富贵羞。

荆山藏卞璞,丰县秘吴钩。

吕尚先垂钓,长沮未辍耰。

秖能穿铁砚,宁复敝貂裘。

治代文明昼,徽音涣汗秋。

隐居求所志,徵士拔其尤。

画省陪尊俎,彤庭拜冕旒。

旌麾辞上国,绣斧按遐陬。

贪墨成深遁,疲劳得少休。

共能歌德政,谁复快恩雠。

命驾黄牛峡,扬舲白鹭洲。

瞿唐高不顾,蜀道险无忧。

牢落怜工部,精忠羡武侯。

伤心斜谷口,怀古瀼西头。

渤海情初浃,胶东志未酬。

分符虽足贺,遮道竟无由。

陋郭那淹足,平波且顺流。

饶阳迂宦辙,彭蠡驶行舟。

绿野耕桑乐,黄堂礼数优。

民心怀惠爱,士论见歌讴。

尊酒介眉寿,雄文赋远游。

联翩伸祝颂,交错献觥筹。

有道朱颜驻,无心鹤发留。

灵椿苍翠晚,丹桂绿阴稠。

美化行江汉,儒风盛鲁邹。

芹宫莺睆睆,萍野鹿呦呦。

泽润涵渊海,风行速置邮。

凤池需献纳,麟阁待谋猷。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游钟山寺

野树迁莺合,官桥信马通。

乱山晴入画,连观曲成虹。

岸筱藏春碧,林樱坠晚红。

客行青嶂外,人倚翠楼东。

迢递经禅塔,迂回谒閟宫。

梵天花缭绕,宸翰玉穹崇。

兰气栴林雾,茶香鹫岭风。

草眠分下鹿,云射散归鸿。

霸业销沈里,江河指顾中。

几人增感慨,千古见英雄。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元日见马御史贯

千里山城御史过,共看飞旆拥鸣珂。

履端自觉时方泰,布令欣逢吉始和。

骢马行春骄蹀躞,豸冠簪晓郁嵯峨。

紫薇香蔼凤毛集,翠柏影斜乌尾讹。

民厚只今无狱讼,官清何处不弦歌。

横经每亦思南郡,破敌真能继伏波。

甘雨普天膏泽下,清霜盈路早寒多。

光分云汉三秋月,派出昆崙九折河。

诗向玉堂携綵笔,酒从丹扆倒金荷。

渥洼澒洞来天马,牛斗光芒接太和。

圣代文章归黼藻,人心礼乐在渐摩。

春台未必无冰檗,寒谷争知有薜萝。

浅薄匪才甘自弃,萧条吾道竟如何。

寤言幸窃斯文庇,蚤夜铭心誓弗磨。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