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子.秋夜云掩月

空庭寂静。渐胧胧碧梧弄影。

西风薄幸送闲云,清光掩映。

叹嫦娥,何如薄命人萦恨。

闲云漠漠何时尽,天上人间两负、良宵景。

形式: 词牌: 宝鼎现

鉴赏

这首《三段子·秋夜云掩月》由清代女诗人蒋纫兰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中云遮月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空庭寂静”,开篇即营造出一片宁静而空旷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夜晚的静谧之中。“渐胧胧碧梧弄影”,随着夜色的加深,碧绿的梧桐树在月光下轻轻摇曳,投下斑驳陆离的影子,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神秘。

“西风薄幸送闲云,清光掩映。”西风轻拂,似乎带着几分薄情,将闲云送至天际,而月光则在云层间若隐若现,如同一位羞涩的女子,时而露出娇颜,时而又被轻纱遮掩,增添了无限的遐想与期待。

“叹嫦娥,何如薄命人萦恨。”诗人借嫦娥的故事,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嫦娥虽居于月宫,却因后羿射日之功而被罚长居于此,孤独寂寞。诗人将自己比作嫦娥,感叹自己虽有才华与情感,却也难以摆脱命运的束缚,心中充满无奈与忧愁。

“闲云漠漠何时尽,天上人间两负、良宵景。”云层如同无尽的屏障,遮挡了月光,也隔绝了人间的欢乐与美好。诗人问云何时能散去,让月光洒满大地,同时也反思着天上人间,无论是自然界的云雾还是人生的悲欢离合,都难以完全消散,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夜云掩月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幻,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命运、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哀叹。

收录诗词(27)

蒋纫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段子.早春忆别

东风吹彻。破轻黄画檐柳色。

落梅如雪砌空阶,寒窗寂寂。

记当年,歧亭分手心如裂。

罗衫常得啼痕湿,别恨离愁脉脉、和谁说。

形式: 词牌: 宝鼎现

柳梢青.湖亭晚望

曲曲青山。溶溶碧涧,堤柳垂烟。

风送蘋香,松阴避日,凉浸珠帘。清溪翠竹朱栏。

凝望处、□□心闲。澹澹斜阳,萧萧芦荻,鸦鸟留连。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西江月.吹箫

碧树蝉吟晴日,绿窗昼永如年。深闺寂寞倩谁怜。

惟有琼箫为伴。不怨天涯人远,自嗟凤侣无缘。

欲传幽恨向君边。只恐西风吹断。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踏莎行.白莲

天巧玲珑,一团香雪。亭亭时恐东风折。

绿波翻影澹涟漪,娇含晓露迷蜂蝶。

不近红妆,偏怜明月。西池昨夜新开彻。

芳心何事万丝萦,秋风情薄催离别。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