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三段子·秋夜云掩月》由清代女诗人蒋纫兰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中云遮月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空庭寂静”,开篇即营造出一片宁静而空旷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夜晚的静谧之中。“渐胧胧碧梧弄影”,随着夜色的加深,碧绿的梧桐树在月光下轻轻摇曳,投下斑驳陆离的影子,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神秘。
“西风薄幸送闲云,清光掩映。”西风轻拂,似乎带着几分薄情,将闲云送至天际,而月光则在云层间若隐若现,如同一位羞涩的女子,时而露出娇颜,时而又被轻纱遮掩,增添了无限的遐想与期待。
“叹嫦娥,何如薄命人萦恨。”诗人借嫦娥的故事,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嫦娥虽居于月宫,却因后羿射日之功而被罚长居于此,孤独寂寞。诗人将自己比作嫦娥,感叹自己虽有才华与情感,却也难以摆脱命运的束缚,心中充满无奈与忧愁。
“闲云漠漠何时尽,天上人间两负、良宵景。”云层如同无尽的屏障,遮挡了月光,也隔绝了人间的欢乐与美好。诗人问云何时能散去,让月光洒满大地,同时也反思着天上人间,无论是自然界的云雾还是人生的悲欢离合,都难以完全消散,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夜云掩月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幻,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命运、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