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灵眷命膺会昌,盛德殷荐叶辰良。
景福降兮圣德远,玄化穆兮天历长。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人褚亮在隋末唐初所作,名为《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从这短短的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盛世美德和天地玄化的赞颂。
首先,“上灵眷命膺会昌”一句,以“上灵”指代天道或神灵,表达了对神圣之物的尊崇与敬畏。"膺"字在这里可能暗示心怀天命之意,整句话彰显了诗人对于德治盛世的期待和祝愿。
接着,“盛德殷荐叶辰良”一句,以“盛德”指代君主或国家的美好德行,而“殷荐”则表达不断地、层层推崇之意。“叶”字常用以喻家族或后嗣,"辰良"则可能是指吉祥良好的时刻,这句话强调了对盛世美德的连绵不绝和积极推崇。
第三句“景福降兮圣德远”,则描写了一种天降恩泽、国泰民安的美好景象。“兮”字在这里起到了连接词的作用,柔和地将前后两部分内容相连。"圣德"二字,指的是君主或国家崇高无上的美德,而“远”则可理解为这种美德的影响深远。
最后,“玄化穆兮天历长”一句,以“玄化”形容宇宙间神秘莫测而又自然和谐的变化过程。“穆”字意味着悠久或古老,而“兮”字同样起到了连接词的作用。"天历长"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长存。
整首诗通过对德治盛世、美好景象和宇宙自然变化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稳定繁荣的深切期望,以及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不详
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唐初十八学士之一。曾祖湮,梁御史中丞;祖蒙,太子中舍人;父玠,陈秘书监,并着名前史。其先自阳翟徙居焉。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卒,年八十八。谥号曰康,赠太常卿,陪葬昭陵
羽籥低昂文缀已,干戚蹈厉武行初。
望岁祈农神所听,延祥介福岂云虚。
坤道降祥和庶品,灵心载德厚群生。
水土既调三极泰,文武毕备九区平。
万物资以化,交泰属升平。
易从业惟简,得一道斯宁。
具仪光玉帛,送舞变咸英。
黍稷良非贵,明德信惟馨。
列宿光参井,分芒跨梁岷。
沈犀对江浦,驷马入城闉。
英图多霸迹,历选有名臣。
连骑簪缨满,含章词赋新。
得上仙槎路,无待访严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