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的《归兴七首并序》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矛盾心情。
首句“懒性宜高枕”,点明了诗人性格上的慵懒倾向,适合于在高枕上享受宁静的生活。接着,“途危畏及秋”一句,描绘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的危险和困难的畏惧,特别是到了秋天,万物凋零,更添了几分忧愁。
“非无溟北翼,自薄陇西游。”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溟北翼”象征着追求理想与远方的决心,而“陇西游”则代表了实际生活中的羁绊与束缚。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内心的挣扎:虽然有追求理想的翅膀,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远游的愿望。
“葛令求丹药,江生笑黑头。”这两句引用了两个典故。葛令求丹药,意味着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江生笑黑头,则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即使年轻时也曾有过豪情壮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理想逐渐被现实消磨。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凭谁解馀意,试一问沙鸥。”诗人以“沙鸥”为喻,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孤独和渴望理解的心情。他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哪怕是那只自由飞翔的沙鸥。整首诗在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