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绝精蓝冠古今,千山影里寺难寻。
年来踪迹如萍梗,不得登临恨更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杜尧臣的作品,名为《留题灵岩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四绝精蓝冠古今"一句,表达了灵岩寺之美在历史长河中无与伦比,是古今中最为杰出的之一。这里的“四绝”指的是诗歌、书法、音乐和丹青(绘画),而“精蓝冠古今”则是说这座寺庙在这些艺术领域中的表现达到了极致,足以代表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千山影里寺难寻"一句,则描绘了灵岩寺所处的位置,它仿佛隐藏在层叠的千山之中,让人难以找到。这里的“千山”形容环境之险峻,寺庙之隐秘,而“影里寺难寻”则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意境。
"年来踪迹如萍梗"一句,诗人用“萍梗”来比喻自己行踪无定,不断漂泊,就像水生植物随波逐流。这里通过“年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游历经历。
最后,“不得登临恨更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临寺庙之地的遗憾与深切的哀伤。在这句话里,“不得登临”说明了诗人虽然渴望到达,却无法实现,而“恨更深”则是这种渴望和失落交织出的复杂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灵岩寺的绝美,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世界中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面对未能达成愿望时的深沉哀愁。
不详
休嗟道险未堪行,却到层峦足较轻。
山险还如心险否,心平履险险仍平。
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
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
□知山不厌,高处更营亭。
对面开诗景,当空列画屏。
药生香草异,盖结古松灵。
见说师斋暇,时来此读经。
高人必见知,已是渡淮迟。
路远飘零客,囊多绝妙诗。
早蝉何处听,归棹几时期。
到定陪吟宴,琼花惜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