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容堂何地可容人,一语忠规坐杀身。
母死明年尔亦死,盗名犹谓再庚申。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其九)》。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忠良之士的哀悼。
“容堂何地可容人,一语忠规坐杀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不公正对待、因直言而招致杀身之祸者的同情。其中,“容堂”指的是能够包容人的地方或环境,而“一语忠规坐杀身”则强调了忠良之士因为坚持原则和提出忠告而遭受不幸的命运。
“母死明年尔亦死,盗名犹谓再庚申。”这两句诗则透露出一种宿命论的色彩,同时也反映出对时局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母死”和“尔亦死”可能暗指某种预兆或命运的安排,而“盗名犹谓再庚申”则是在说即使是那些贪图虚名的人,也无法逃脱宿命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对忠良之士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相逢剑客曳长巾,曾道西湖看尽人。
石屋雨来春树暗,人琴两已作埃尘。
身为帝傅辩章公,慎恤奇丸侈后宫。
更欲长生汲丹井,山中笑倒葛仙翁。
千树梅花斫半无,有人更欲涸西湖。
曾思慎勿近前日,不看老彭观井图。
业已通名敢退无,小为性命忍须臾。
十年朝士知何限,不许游湖许见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