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一)九日登凌欹台

姑孰名邦,黄山畔、古台巍立。

秋渐老、重阳天气,郊原澄碧。

隐隐西州增远望,长江一带平如席。

怅英雄、千古到如今,空遗迹。吴太守,文章伯。

寻胜事,酬佳节。拥笙歌千骑,遍游南陌。

襟带江城当一面,折冲千里无强敌。

更行看、击楫溯中流,妖氛息。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历史沧桑的感慨。开篇“姑孰名邦”即点出了江南的美丽景色,而“黄山畔、古台巍立”则勾勒出一幅雄伟的画面,古台在黄山脚下的设定,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接着,“秋渐老、重阳天气,郊原澄碧”通过对季节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情调。重阳,即双九节,古人认为这是秋意浓厚之时,而“郊原澄碧”则展示了大自然在这个季节里的宁静与美丽。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历史的回顾,“怅英雄、千古到如今,空遗迹”表达了对昔日英雄事迹的怀念之情,以及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无奈与感慨。随后的“吴太守,文章伯。寻胜事,酬佳节。”则是诗人通过向历史上的名将、文学家致敬,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过去英雄和文化盛世的追思。

最后,“拥笙歌千骑,遍游南陌。襟带江城当一面,折冲千里无强敌。”描绘了一幅诗人与友人一同骑马游历、怀念古人功业的画面。这一部分通过对历史上英勇事迹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时代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历史意识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86)

沈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其一)立春生日

画戟霜匀,谯门风动,满城和气氤氲。

一年好事,今朝属东君。

歌管欢迎五马,金章烂、华毂朱轮。

班春了,归来燕寝,香重烛花轻。盈盈。

春酒暖,金幡彩胜,霞袂云旌。

算重重佳庆,都聚今辰。

且听雪儿歌罢,称寿处、兰玉诜诜。

新春暖,貂蝉象服,同日感皇恩。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其二)

春锁琼台,花藏瑶圃,彩云片片来归。

任城仙子,玉笈镇长移。

时会三元金母,云璈奏、天上佳期。

嬉游处,飘然侍女,玉佩紫霞衣。

芙蓉帔欲去,鸾音鹤驭,洞府应迷。

向人间挥手,留语人知。

此去何须怅望,蓬莱水、弹指依稀。

还知否,刘安未老,仙籍有津涯。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其三)

裘带功名,裤襦歌颂,世间谁似公贤。

去年江上,谈笑息狼烟。

多少宜民事了,芹宫内、华屋修椽。

邦人爱,频频借寇,飞诏下甘泉。开筵。

春昼永,朱颜相对,三凤齐肩。

正鸾鸣丹桂,凤映红莲。

人道名驹千里,他年事、能继青毡。

休辞醉,三槐影里,岁岁捧金船。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满庭芳(其四)

柳外山光,林间塔影,一溪横泻清流。

四围洲渚,绿叶泼如油。

荷盖亭亭照水,红蓼岸、芦荻萧飕。

乘闲兴,溪云亭畔,终日看莲游。

修篁栽欲遍,青松相映,两径成丘。

种桃杏,随时亦弄春柔。

此是先生活计,高卧处、无喜无忧。

门前事,人来问我,回首但摇头。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