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司徒悼亡次韵

萼绿华来旷世闻,谪仙那得久人群。

空将锦瑟传孤调,无复鸳罗刺五纹。

月里罢摇雕玉佩,花时犹妒郁金裙。

东堂见说遗情在,十二峰头有暮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相为悼念亡妻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诗中以“萼绿华”与“谪仙”为喻,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联“萼绿华来旷世闻,谪仙那得久人群”,以“萼绿华”和“谪仙”象征亡妻的绝世风华与超凡脱俗,暗示其离世后,世间再难寻觅如此佳人,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与哀悼之情。

颔联“空将锦瑟传孤调,无复鸳罗刺五纹”,通过“锦瑟”与“鸳罗”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亡妻离去后,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锦瑟的“孤调”与鸳鸯绣品上的“五纹”不再,象征着两人美好时光的消逝,以及诗人对往昔幸福生活的深深怀念。

颈联“月里罢摇雕玉佩,花时犹妒郁金裙”,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下的玉佩与花间的郁金裙赋予情感,表达亡妻虽已不在人世,但其形象依然在诗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在月夜与花开之时,诗人仍能感受到她的存在,仿佛她仍在嫉妒着周围的美好事物,以此寄托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与哀愁。

尾联“东堂见说遗情在,十二峰头有暮云”,以“东堂”象征诗人内心深处的记忆之地,而“十二峰头有暮云”则寓意亡妻的灵魂虽已远去,但其遗情犹存于诗人的心中,如同暮云笼罩,难以散去。这一联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两人共同记忆的永恒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亡妻形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哀思,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苦热

南京六月梅雨积,温湿蒸炎闷杀人。

衣冠出门苦流汗,簿书堆案兼劳神。

何时中夜寒露滴,安得北海冰壑邻。

输与䲭夷五湖客,风江飒飒吹纶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答孟中丞雨中卧病见怀韵

使君真属草玄才,帝侧仙官被命来。

曾向危途随羽翼,漫誇高谊有陈雷。

文章幸藉江山丽,怀抱多从风雨开。

窃禄旧京公事简,不妨临眺共衔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金陵怀古

石城钟阜拟仙洲,虎踞龙蟠控上游。

昔在梁陈称富丽,问谁台榭枕山丘。

草青南浦有遗恨,潮打西陵空暮愁。

倦客中原频送目,断鸿沧水迥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胡山人留饮

江春日日催野芳,江上柳条金缕长。

襜车络马踏青早,石坛绮阁攀云凉。

野人区区献浊酤,山鸟嘤嘤喧夕阳。

醉来天地两衾枕,兹游真入无何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