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邦达山水十二幅(其六)芙蓉滴翠

刻削英英陆地亭,萼不万态总曾青。

馀杭香锦无烦数,佛钵中间悦性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卷,以董邦达的十二幅山水作品中的其六《芙蓉滴翠》为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刻削英英陆地亭”,以“英英”形容山峰之秀美,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坐落在辽阔的土地之上,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这里的“陆地亭”并非实指,而是借代,象征着山峰的高耸与挺拔。

次句“萼不万态总曾青”,进一步描绘了山林间的多样植被,无论何种形态,都呈现出一片葱郁的绿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通过“萼”字,巧妙地将山林的繁茂与生命的循环联系起来,赋予画面以动态感和生命力。

第三句“馀杭香锦无烦数”,将目光转向了远方,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追求。馀杭,古代地名,此处泛指美丽的远方之地。诗人以“香锦”形容远方的景色如同精美的织锦,香气扑鼻,色彩斑斓,令人向往不已。

最后一句“佛钵中间悦性灵”,将整个画面的意境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佛钵在这里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自己在欣赏美景时内心得到的愉悦与灵性的升华。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流露出其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董邦达山水画作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以及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董邦达山水十二幅(其七)石磴凌空

?迤平林带叶枝,危峰拔地忽嵚嵜。

巉岩疑有髯仙步,想见山鸣谷应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二幅(其八)松溪幽轴

树落茅薖足蔽形,好山层叠翠为屏。

硕人乐此非逋客,岫户云关漫自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二幅(其九)江浦归帆

三峡无风浪起堆,浮家已惯不惊猜。

收帆指点斜阳道,穿过瞿唐滟滪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二幅(其十)亭皋秋霁

云收气霁恰秋初,徙倚孤亭眄碧虚。

最是胸中消芥□,长空无尽意还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