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砧曲

长安八月秋风起,长安门巷秋如水。

闺中思妇罢鸣筝,一夜伤心千万里。

前年荡子去从军,消息关山总不闻。

黄龙塞上愁云断,丹凤城边落叶纷。

平沙猎猎吹枯草,碣石霜飞寒信早。

铁衣银碛苦思家,红粉空房愁远道。

乌啼哑哑风凄凄,日暮寒砧到处迷。

玉箸暗随声断续,凉蟾故逐影高低。

青漆楼头雁初度,天寒梦断金微路。

龙堆战士几人还,马革游魂竟何处?

城西一带素车归,白骨沙场半是非。

昨夜深闺犹记忆,开箱还捣旧征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闻砧曲》由清代诗人严我斯所作,描绘了长安八月秋风起时,一位思妇在闺中听闻远处捣衣声,引发对远方丈夫深切思念的情景。

首句“长安八月秋风起”,点明地点与季节,秋风萧瑟,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长安门巷秋如水”一句,以水喻秋,形象地表现了秋意的深沉与广阔,也暗示了思妇内心的波澜。

“闺中思妇罢鸣筝,一夜伤心千万里”两句,直接揭示了思妇的情感状态。她停止了弹奏,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悲伤,这份情感跨越了千山万水,直达远方的丈夫。

“前年荡子去从军,消息关山总不闻”两句,交代了思妇丈夫离家从军的背景,以及她对丈夫音讯全无的无奈与担忧。

“黄龙塞上愁云断,丹凤城边落叶纷”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思妇内心的愁绪。黄龙塞上的愁云与丹凤城边的落叶,都成为了她思念与忧伤的象征。

“平沙猎猎吹枯草,碣石霜飞寒信早”两句,继续以自然景观来衬托思妇的孤独与寒冷,同时也预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漫长。

“铁衣银碛苦思家,红粉空房愁远道”两句,直接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与对家庭生活的怀念,铁衣与红粉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战争与和平生活之间的巨大差异。

“乌啼哑哑风凄凄,日暮寒砧到处迷”两句,通过乌鸦的啼叫和傍晚的寒砧声,进一步强化了思妇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玉箸暗随声断续,凉蟾故逐影高低”两句,以玉箸(眼泪)和凉蟾(月亮)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思妇泪眼婆娑、月光摇曳的夜晚情景,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思妇情感的理解。

“青漆楼头雁初度,天寒梦断金微路”两句,通过大雁南飞的景象,暗示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期盼与梦想,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担忧。

“龙堆战士几人还,马革游魂竟何处?”两句,直面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战死者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同时也反映了思妇对丈夫生死未卜的深深挂念。

“城西一带素车归,白骨沙场半是非”两句,通过描述战后归来的士兵与战场上的白骨,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与无情,同时也暗示了思妇对丈夫安危的担忧。

“昨夜深闺犹记忆,开箱还捣旧征衣”两句,以思妇在夜晚回忆与丈夫的过往,以及准备再次为丈夫缝制衣物的情节,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深刻地展现了思妇在战争背景下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担忧,以及对家庭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7)

严我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絜庵家少司农致政归里

朝衣初脱拜君恩,归去田园喜尚存。

七泽云深秋放艇,九嵏花发夜开尊。

毋劳清梦惊鱼钥,剩有闲身到鹿门。

只恐熙时问遗老,不容瓢笠住江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道旁叹

三月四月麦未熟,饿夫扶携领官粟。

得粟村墟起爨烟,嫠妇何为道旁哭。

自言幼本名闺妹,父母衣我红罗襦。

十七嫁作儒家妇,足迹不出门中枢。

夫亡十指难糊口,连岁凶荒断升斗。

县帖纷纷催乐输,大儿枵腹披枷杻。

小儿呱呱怀抱中,身死奚恤愁儿从。

昨闻诏书发粟赈,匍匐哀告含羞容。

安得有钱买胥吏,赈籍无名长官詈。

踯躅中路不得归,以此悲伤洒血泪。

我闻斯语愁心神,彼司牧者独何人?

方看嫠妇泣东陌,又听悲怨来西郊。

形式: 古风

己未二月二日午门听宣岳州大捷遇雪恭纪

荆南奏凯达神京,晓辟天阊瑞雪明。

《朱鹭》铙歌翻郢曲,玉龙银甲洒春城。

貂裘尚忆军前赐,鹅鸭曾喧夜半声。

自此江湖空战垒,丰年有象课深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湖南诸路大捷和宝坻杜相国韵

覆巢残孽剩遗雏,坦腹绯衣合谶符。

士行高牙麋子国,岳侯奇捷洞庭湖。

烽烟一夜天兵扫,汤火频年我后苏。

橘渚枫洲初战定,关山片月笛中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