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父携酒相饮

夷惠俱可慕,清和合天真。

汨予流俗中,岂暇思古人。

抱拙耻为佞,遇物展殷勤。

虽无失巳尤,事过每自嗔。

邻翁偶相访,延坐列主宾。

为言秫田登,愿我尝其新。

巨榼倾浊醪,鸡黍杂前陈。

持杯强劝饮,礼率意态亲。

顾予寡德业,无以给北邻。

何阶及尔辈,愧此风俗淳。

酒酣述往事,所历多苦辛。

却忆全盛时,无言指苍旻。

世运有隆替,玄造岂不仁。

父老且少安,汝本三代民。

九重敦政教,万几尽经纶。

行当被嘉泽,鼓舞歌圣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文人方孝孺与邻人共饮的情景,展现了古代社会中邻里间的淳朴友情以及对古代贤者的追慕之情。

首句“夷惠俱可慕,清和合天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伯夷和叔齐的敬仰,以及他们清高和纯真的品质。接着,“汨予流俗中,岂暇思古人”则流露出诗人身处世俗之中,难以抽身回顾古人生活的无奈。

“抱拙耻为佞,遇物展殷勤”表明诗人坚守正直,不谄媚逢迎,对待事物充满热情。然而,“虽无失巳尤,事过每自嗔”又透露出他对自己偶尔的失误感到懊恼。

“邻翁偶相访,延坐列主宾”描述了邻人来访,诗人热情款待的情景。“为言秫田登,愿我尝其新”体现了邻里间分享丰收喜悦的温馨氛围。

接下来,“巨榼倾浊醪,鸡黍杂前陈”描绘了丰盛的宴席,而“持杯强劝饮,礼率意态亲”则展现了主人的热情与宾客的融洽。

“顾予寡德业,无以给北邻”表达了诗人谦逊的态度,认为自己德行不足,无法更好地回馈邻里。“何阶及尔辈,愧此风俗淳”则流露出他对当前淳朴风俗的珍惜与感激。

最后,“酒酣述往事,所历多苦辛”说明在酒醉之时,诗人回忆起过去的艰辛经历。“却忆全盛时,无言指苍旻”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时期的怀念。“世运有隆替,玄造岂不仁”则反映了对世间兴衰的理解。“父老且少安,汝本三代民”是对父老的安慰,强调他们是经历了三代的人民。“九重敦政教,万几尽经纶”赞扬了君主的治理能力。“行当被嘉泽,鼓舞歌圣神”预示着将受到恩泽,百姓将欢歌颂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与邻人的聚会场景,展现了古代社会中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古代贤者品质的向往和对淳朴风俗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二禽咏

鹊噪未足喜,鸦鸣未须忧。

天道神且远,微物徒喧啾。

翰音善司晨,不免供肴羞。

鹳鹤至高洁,所识惟林丘。

鸿鹄隘八荒,但为稻粱谋。

文彩羡孔鸾,缯缴或暗投。

况彼鸦与鹊,志非众鸟俦。

质陋羽翮短,云霄非所游。

性贪嗜饮啄,逐逐不自休。

饥则摇口吻,向人如有求。

何能洞先几,兆与天心侔。

祸福有定命,所致各有由。

人理固坦夷,鬼神良昧幽。

苟中存仁义,自可无愆尤。

何须浪悲喜,为禽鸟诳诪。

来夤慰韩愈,恶声感黄州。

好怪失所守,二子非英流。

吾方友千古,远法孔与周。

考祥视素履,乐道以夷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敬次张南轩赠朱文公韵送董公

昔忝国士荐,观光帝王州。

强言酬顾问,流汗对冕旒。

有诏试文章,下笔心怀羞。

退朝东閤下,获与夫子游。

夫子燕蓟来,气貌何休休。

至尊重纯德,特为储王留。

出入朝两宫,宠恩正绸缪。

予时报闻罢,归饭田间牛。

升沉本命分,出处非人谋。

安知十载后,握手梁山幽。

虫鸣月耿耿,雁度风飕飕。

话旧若梦中,一笑忘百忧。

况玆林泉窟,足以寓冥搜。

仰看岷峨峰,俯视江汉流。

敬慎以为楫,忠贞以为辀。

居夷圣所欲,勿惮道阻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童贤母卷后

南山有乔木,柯叶敷重阴。

匪惟雨露滋,土瘦根本深。

童氏秉孝义,兄弟同一心。

构获良足多,先泽久浸淫。

卓哉贤母行,乡邦迭嗟钦。

妇道尽恭睦,庭训肃规箴。

救殍麾廪粟,收宗散籯金。

生业随日增,善积祥庆寻。

绳绳螽斯应,玉立兰芽森。

玄理谅靡僣,令德斯鉴临。垂?既有始,济美宜自今。

永言引弗替,百世流徽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应教恭赋静妙轩

世故役群动,方寸如旋蓬。

孰知神妙理,乃在玄默中。

至人本无为,清明常在躬。

百念寂不起,湛然与天通。

庶政或前陈,听断每从容。

化原有馀地,善应无留踪。

斋居乐康时,炉熏飏微风。

忘言对缥帙,端拱师黄农。

玆惟文献邦,富庶古莫同。

载敷嘉靖治,会见跻时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