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其二)夏

尧舜天位传禹王,禹之子启传太康。

仲康王相少康后,王宁王槐及王芒。

王泄不降王扃立,王廑孔甲何淫荒。

王皋之后有王发,桀放南巢夏始亡。

十七君馀四百岁,夏之天下遂为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尧舜禅让给大禹,禹的儿子启开创了太康时代。
太康之后是仲康和少康,王位相继传递到王宁、王槐和王芒。
王泄未能继位,王扃即位;王廑和孔甲的行为放纵无度。
王皋之后是王发,夏朝因桀被流放到南巢而灭亡。
从夏朝开始到灭亡,历经十七位君主,大约四百年,最终被商朝取代。

注释

尧舜:古代贤明君主。
启:大禹的儿子。
太康:夏朝初期君主。
仲康:夏朝君主。
少康:复国君主。
王宁:夏朝君主。
王槐:夏朝君主。
王芒:夏朝君主。
王泄:夏朝君主。
王扃:夏朝君主。
立:即位。
王廑:夏朝君主。
孔甲:夏朝君主。
淫荒:放纵无度。
王皋:夏朝君主。
王发:夏朝君主。
桀:夏朝最后一个暴君。
南巢:地名。
馀:剩余。
四百岁:大约四百年。
商:商朝。

鉴赏

这首诗是对中国古代夏朝历史的概括,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夏王朝更替的情况。开篇即提及尧舜禹三位圣君,其继承和传承关系被清晰地表述出来。随后,诗人以快速的节奏叙述了夏代其他几位君主的名称,展现了夏王朝的繁杂与混乱。最后,以“十七君馀四百岁,夏之天下遂为商”两句总结了夏朝的历史长度及其最终被商朝所取代。

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情感表达,但正是这种简约和直白,使得整首诗显得格外沉稳,具有很强的史诗感。同时,这种写法也体现出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宏观把握。

从艺术表现上看,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高度浓缩,将复杂的历史过程转化为简洁明了的文字,使得读者一目了然。这首诗不仅是对夏朝历史的一个概览,也是对中国古代历史传承的一种独特表达。

收录诗词(136)

杨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历代诗(其六)秦

始皇继周称皇帝,传子胡亥为二世。

子婴灞上降汉王,四十馀年非久计。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历代诗(其三)商

商汤兴时民戴后,外丙仲壬继其后。

太甲沃丁及太庚,小甲雍己及太戊。

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传沃甲。

祖丁相继有南庚,阳甲之后是盘庚。

盘庚能复兴商邑,不幸小辛小乙立。

武丁有德号高宗,祖庚祖甲又无功。

廪辛庚丁逢武乙,太丁帝乙衰王室。

末有纣辛名曰受,民心遂归周武后。

六百馀年三十主,周得天下商遂亡。

形式: 古风

历代诗(其十五)梁

萧衍梁武帝,其子号简文。

孝元恭皇帝,前后共四君。

五十有六载,大位俱于陈。

形式: 古风

历代诗(其十七)隋

杨坚隋高皇,炀帝遂淫荒。

恭帝不足道,四海正扰攘。

三主四十年,天下禅于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