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游西域

一盂兼一锡,秪此度流沙。

野性虽为客,禅心即是家。

寺披云峤雪,路入晓天霞。

自说游诸国,回应岁月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他携带着一碗和一根手杖,仅凭这些横渡流沙之地。
虽然过着漂泊的野外生活,但禅定的心便是他的归宿。
寺庙覆盖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上,道路在拂晓时分通向天边的彩霞。
他自己述说着游历各国的经历,回想起那段时光真是漫长。

注释

一盂:一个碗。
一锡:一根手杖,常指僧人携带的简单行李。
度:横渡,通过。
流沙:指沙漠,比喻艰难的旅途。
野性:野外生活的习性,此处指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
客:旅客,此处指自己像一个世间过客。
禅心:修行禅宗的心境,平静而超脱。
家:心灵的归宿,内心的安宁之处。
寺:寺庙。
披:覆盖,包围。
云峤:云雾缭绕的山峰。
雪:积雪。
路:通往寺庙的道路。
晓天:拂晓时的天空。
霞:朝霞,彩霞。
自说:自己述说。
游诸国:游历各国,旅行多国。
回应:回想,回忆。
岁月赊:时间长久,岁月漫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准备踏上前往西域的旅程的情景。开篇“一盂兼一锡,秪此度流沙”写出了僧人的简单装备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一盂水、一锡钱,是出行者最基本的生活用品,而“秪此度流沙”则表现了时间在不断流逝中的无常。

“野性虽为客,禅心即是家”表达了僧人对自然界的归属感和内心的宁静。尽管身处异乡,但通过禅修,他能够找到心灵的安顿之所。

接下来的“寺披云峤雪,路入晓天霞”则描绘了僧人旅途中的景象。寺庙被白雪覆盖,而他踏着清晨的霞光继续前行。这两句充满了壮丽的意境和宗教修行者的超脱感。

最后,“自说游诸国,回应岁月赊”表达了僧人对自己长期旅行的理解,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悟。通过旅行,他在精神上与时间达成了某种和解。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平静的宗教情怀。

收录诗词(9)

处默(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

乱飞如拽火,成聚却无烟。

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

昔时书案上,频把作囊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太平时节无人看,雪刃闲封满匣尘。

形式: 押[真]韵

舞曲歌辞.柘枝词

将军奉命即须行,塞外领彊兵。

闻道烽烟动,腰间宝剑匣中鸣。

形式: 词牌: 柘枝引 押[庚]韵

题英禅师

将知德行异寻常,每见持经在道场。

欲识用心精洁处,一瓶秋水一炉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