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次韵吴伯京学正清明拜墓》描绘了清明时节登高拜祭的场景。首句“清明拜扫陟山丘”点明了时节和活动,清明时节人们上山祭扫先人,气氛庄重。接着,“积草荒苔露未收”写出了山间的自然景象,草木茂盛,苔藓斑驳,露水未干,增添了哀思的氛围。
“林鸟纷纷争晓祭,野花寂寂自春愁”通过鸟儿纷飞参与祭奠与寂静开放的野花,寓言了生者对亡者的怀念之情,以及春天的孤独与哀愁。诗人感慨“眼前儿女能供奉”,表达对后辈能够延续香火的欣慰,同时“身外功名岂用谋”流露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对家族亲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此日归来天渐晚,半痕新月挂城楼”以景结情,描绘出清明祭扫归来时天色已晚,新月初升的画面,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寄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清明节特有的哀思与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