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伯京学正清明拜墓

清明拜扫陟山丘,积草荒苔露未收。

林鸟纷纷争晓祭,野花寂寂自春愁。

眼前儿女能供奉,身外功名岂用谋。

此日归来天渐晚,半痕新月挂城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次韵吴伯京学正清明拜墓》描绘了清明时节登高拜祭的场景。首句“清明拜扫陟山丘”点明了时节和活动,清明时节人们上山祭扫先人,气氛庄重。接着,“积草荒苔露未收”写出了山间的自然景象,草木茂盛,苔藓斑驳,露水未干,增添了哀思的氛围。

“林鸟纷纷争晓祭,野花寂寂自春愁”通过鸟儿纷飞参与祭奠与寂静开放的野花,寓言了生者对亡者的怀念之情,以及春天的孤独与哀愁。诗人感慨“眼前儿女能供奉”,表达对后辈能够延续香火的欣慰,同时“身外功名岂用谋”流露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对家族亲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此日归来天渐晚,半痕新月挂城楼”以景结情,描绘出清明祭扫归来时天色已晚,新月初升的画面,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寄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清明节特有的哀思与生活哲理。

收录诗词(460)

陈镒(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彦英教授春日同宴吴元正宅

林下诗翁偶出来,凭高一望壮怀开。

山川如故人应老,城郭都非鹤自回。

远树拂云明似画,长溪过雨绿于醅。

喜逢佳友同春赏,花底芳尊得款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闲居遣兴

抛却微官兴浩然,归来茅屋已三年。

林间扫叶因风后,溪上看花未雨前。

白板桥通沽酒店,绿杨树系钓鱼船。

此生已决投闲计,自种村南百亩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和韵

清溪绕屋竹萧然,潇洒蕉衣乐暮年。

数点归鸦流水外,一行飞鹭碧山前。

功名已似沈泥剑,岁月还同下濑船。

试向小亭闲玩物,满池荷叶绿田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郡中会伯玉

不见齐君二十年,旧游何许一茫然。

因悲世事如云变,尚喜交情似漆坚。

废市雨深苍树合,严营风静彩旗悬。

明朝又作溪头别,遥望岑峰月渐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