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室歌

我闻有客来瀛岛,赠君一本无名草。

九天沆瀣洗逾香,万里扶摇吹不老。

奴薜荔兮婢女萝,甲马营中无襁褓。

试向屈原骚里寻,又对文王琴中讨。

始知此草有芳名,古来君子同生道。

馡馡新茁马氏儿,穆穆还为谢家宝。

君今移种读书堂,春风秋露长相保。

声名都在此中传,不必区区问商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兰室歌》由明代诗人徐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的高洁与君子之风。开篇即以“我闻有客来瀛岛”引入,仿佛在说兰花自远方而来,带着一股神秘与清雅的气息。赠予“无名草”,实则暗指兰花,以其不求名利的品质象征着君子之德。

“九天沆瀣洗逾香,万里扶摇吹不老”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兰花的香气与生命力形容得淋漓尽致,仿佛无论是在高远的天空还是广阔的天地间,兰花都能保持其独特的魅力与活力,不随时间而衰减。

接着,“奴薜荔兮婢女萝,甲马营中无襁褓”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兰花与其他植物进行对比,强调兰花在艰苦环境中也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如同在战乱中的甲马营中,也有婴儿的欢笑,寓意着希望与生机。

“试向屈原骚里寻,又对文王琴中讨”则进一步将兰花与古代的文学和音乐相联系,暗示兰花的高雅与深邃,如同屈原的《离骚》和文王的琴曲一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始知此草有芳名,古来君子同生道”点明了兰花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君子之道,与古人共通的生命哲学。

最后,“馡馡新茁马氏儿,穆穆还为谢家宝”以具体的例子说明兰花的珍贵与传承,无论是马氏家族还是谢家,都将兰花视为珍宝,体现了兰花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君今移种读书堂,春风秋露长相保”鼓励读者将兰花种植于书斋之中,让其成为学习与修养的伴侣,寓意着知识与美德的相互滋养。

“声名都在此中传,不必区区问商皓”则表达了对兰花及其象征意义的广泛传播与深远影响的期待,认为其价值无需外求,已在世间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寄托了对高尚人格与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文化传承与个人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33)

徐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举人,授郧西教谕。成化中受业于桑悦,持论闳肆俶诡,与悦略同

  • 字:广威
  • 籍贯:江西泰和

相关古诗词

竹轩歌

桃花烂烂铺春色,绿柳江头总堪折。

回看庭下青筼筜,谁与穷年伴霜雪。

万竿直拂青云端,翛翛凤尾凌轻寒。

六月五月不知暑,来此枕簟宜盘桓。

忽然梦到湘江上,湘妃掩袂啼相向。

东游晋室访清谈,嵇康盥栉留轮两。

自觉红尘不入我帘栊,茅草不入我心胸。

一尊常啸清风中,惟有此君臭味同。

形式: 古风

乐丘短歌

君不见泰华峰头涓涓溜,直到尾闾天尽头。

又不见白云触石便成雨,只如蜃气能为楼。

樵谷老人百不忧,熟知造化有短脩。

琴张惜不随桑户,惠生何暇问庄周。

石子坳头土一抔,便是尧夫安乐窝。

千载与汝同优游,呜呼千载与汝同优游。

形式: 古风

天马崖歌

是岁丙辰上巳后,徐子泛舟金鱼口。

笑指前山问同游,天马之崖是耶否。

坐中有客号多闻,剧谈前事遗尾首。

或谓神骏自天来,不云奔兮不电走。

左潜右见山之幽,纵有韩哀莫驯揉。

一朝石崖露笔峰,天马二字浑如斗。

停舟邀我试一登,洒洒清风生腋肘。

异哉异哉复异哉,何人落笔犹挥帚。

飞鸿秋晚势翩翩,蹲虎云深威赳赳。

娟娟双璧委泥沙,皎皎素衣堕尘垢。

自古文人薄命多,流落江湖信不偶。

东涂西抹有馀怀,千载谁能分巨手。

天爱文光不可藏,变为此迹开聋叟。

精华彻天剑始辉,燐火轮地铭初剖。

重闻师德瓦瓶书,分明曾为房琯有。

又见昌黎石鼓歌,平反宣室功逾久。

惜哉此笔不题名,令我胸中增懮紏。

只今名山可藏书,书生须记某也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操舟行

半生操舟江海上,不求长年告来往。

戏看波浪跃杯醪,百尺高帆疏着襁。

突然天末鸣飓风,舟子篙人俱改容。

戙戨不受林樾诏,肝胆始落层冰中。

大呼江神与河伯,翊我楫。

回首黑云暂敛衣,巳觉心头点腥血。

书生豪气何不除,裸浮青草还具区。

不为冥冥护通儒,耐可持文随鯈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