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馀春慢/选冠子.春雨

玉勒丝鞭,彩旗红索,总向愁中休了。

偏怜景媚,为甚愁浓,都为雨多晴少。

桃杏开到梨花,红印香印,绿平幽沼。

也无饶、红药殿春,更作薄寒清峭。

尘梦里、暗换年华,东风能几,又把一番春老。

莺花过眼,蚕麦当头,朝日浓阴笼晓。

休恨烟林杜鹃,只恨啼鸠,呼云声杳。

到如今,暖霭烘晴,满地绿阴芳草。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翻译

驾驭着华丽的马车,五彩的旗帜和红绳装饰,都在愁绪中结束。
特别怜爱这美景,为何愁绪如此深重,全是因为雨多晴天少。
桃花杏花盛开,直到梨花开放,红白相间,绿意盎然的池塘。
红花绿叶虽美,也无法延长春天,反而增添了一丝微寒清冷。
在尘世的梦境中,不知不觉已换了一年,春风还能吹几次,就又带走了春光。
花鸟转瞬即逝,农事紧迫,早晨阳光被浓密的树荫遮蔽。
不必怨恨烟雾笼罩的树林中的杜鹃,更应恨那唤云声渐远的斑鸠。
如今,温暖的雾气烘托出晴朗,满地绿荫与芬芳的草丛。

注释

玉勒:华丽的马勒,形容马车的装饰。
丝鞭:丝质的马鞭。
彩旗:五彩的旗帜。
红索:红色的绳索。
偏怜:特别喜爱。
愁浓:愁绪深重。
雨多晴少:形容天气多雨而晴天少。
红药:指红花。
殿春:晚春。
薄寒:轻微的寒冷。
尘梦:世俗的梦境。
东风:春风。
莺花:莺鸟和花朵。
蚕麦:蚕事和麦收。
啼鸠:斑鸠的叫声。
暖霭烘晴:温暖的雾气烘托出晴朗的天气。
绿阴芳草:绿色的树荫和芳香的草地。

鉴赏

这首词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埙所作,名为《惜馀春慢·选冠子》。从词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留恋和哀愁,以及对于时光易逝、世事难以长久的深刻感慨。

“玉勒丝鞭,彩旗红索,总向愁中休了。”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那些华丽的场景和物象,如今只剩下愁绪。这些细节描写透露出一种无力回天的情怀。

“偏怜景媚,为甚愁浓,都为雨多晴少。”这里作者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特别留恋,但这种留恋又让他感到更加深沉的忧虑。因为春天的雨水往往很多,而晴朗的日子却不多,这种自然现象似乎也在映照着他的心情。

“桃杏开到梨花,红印香印,绿平幽沼。”这些句子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桃、杏、梨三种果树竞相开放,每一朵花都带有浓郁的香气,而绿色的水面则显得宁静而深邃。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也无饶、红药殿春,更作薄寒清峭。”这里讲述的是即便是在温暖如春的日子,作者的心中仍有无法释怀的冷清孤寂。这种对比强化了他的情感复杂性。

“尘梦里、暗换年华,东风能几,又把一番春老。”这几句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哀愁。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一次春天的到来都伴随着岁月的更迭,而春天本身也在不断地老去。这是对生命流逝的一种深刻感受。

“莺花过眼,蚕麦当头,朝日浓阴笼晓。”这里继续描绘自然景色,但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宁与迷茫。莺花在视线中穿梭而过,而农事如蚕豆和麦子则提醒着季节的更迭,朝阳被浓重的云雾所笼罩,这一切都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性。

“休恨烟林杜鹃,只恨啼鸠,呼云声杳。”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一些事物的遗憾,但他更恨的是那些已经无法挽回的事情。这些情感的流露显得既复杂又深沉。

最后,“到如今,暖霭烘晴,满地绿阴芳草。”这几句似乎带有一丝释然和接受。春天终于到来,阳光温暖,雨过天晴,一切都归于平静。这或许是作者在经历了种种哀愁后的一种心态转变,也可能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画面。它不仅是对春天美好的赞歌,也是对生命流逝、世事无常的一种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53)

刘埙(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水村先生。南丰著名文人隐士刘镗之侄。宋末元初学者、诗人、评论家

  • 号:水云村
  • 籍贯:江西南丰
  • 生卒年:壎xūn 1240-1319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赠教坊乐师

铿金戛玉。弹就神仙曲。铁拨鹍弦清更熟。

新腔浑胜俗。教坊尽道名师。声华都处俱知。

指日内前宣唤,云韶独步丹墀。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菩萨蛮(其二)和詹天游

故园青草依然绿。故宫废址空乔木。狐兔穴岩城。

悠悠万感生。胡笳吹汉月。北语南人说。

红紫闹东风。湖山一梦中。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一)题山馆

长亭望断来时路。楼台杳霭迷花雾。山雨隔窗声。

思君魂梦惊。泪痕侵褥锦。闲却鸳鸯枕。

有泪不须垂。金鞍明月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谒金门(其四)题吕真人醉桃源像

春正媚。闲步武陵源里。千树霞蒸红散绮。

一枝高插髻。飞过洞庭烟水。酩酊莫教花坠。

铅鼎温温神谒帝。何曾真是醉。

形式: 词牌: 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