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其三)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

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

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

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其三》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的田园风光图。"晓树啼莺,晴洲落雁"以鸟鸣和雁归的景象开篇,展现出生机盎然的季节特色。"酒旗风飐村烟淡"一句,通过酒旗随风摇曳、村庄炊烟袅袅,营造出宁静而恬淡的乡村氛围。

"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两句,细腻地描绘了雨后湿润的土地,适宜农耕的时节,以及田野间泉水潺潺的景象,富有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接下来的"踏翠郊原,寻芳野涧",则表达了词人漫步郊野,欣赏春光,寻找芬芳的山涧之景,流露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往昔风流岁月的追忆。

最后两句"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词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的楚山,感叹时光流逝,旧事如梦,而夕阳映照下的青山却勾起无尽的思绪和愁绪。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感慨的深沉。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二)

十里红楼依绿水,当年多少风流。

高楼重上使人愁。远山将落日,依旧上帘钩。

一曲琵琶思往事,青衫泪满江州。

访邻休问杜家秋。寒烟沙外鸟,残雪渡傍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蝶恋花(其二)题二乔观书图

并倚香肩颜斗玉。鬓角参差,分映芭蕉绿。

厌见兵戈争鼎足。寻芳共把遗编躅。

闺阁风流谁可续。沈想清标,合贮黄金屋。

江左百年传旧俗。后宫只解呈新曲。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三)

新草池塘烟漠漠。一夜轻雷,拆破夭桃萼。

骤雨隔帘时一作。馀寒犹泥罗衫薄。

斜日高楼明锦幕。楼上佳人,痴倚阑干角。

心事不知缘底恶。对花珠泪双双落。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四)

金凤花开红落砌。帘卷斜阳,雨后凉风细。

最是人间佳景致。小楼可惜人孤倚。

蛱蝶飞来花上戏。对对飞来,对对还飞去。

到眼物情都触意。如何制得相思泪。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