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越王台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

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秋风猎猎,立马在越王台上,想起历史上的人物,龙蛇混杂,真是悲哀。
十七史从何说起,在这无穷无尽的时间里,人间经历了多少欢欣和苦难的轮回。
腐儒满腹愤藏的心事欲呼天发问,壮丽的大地河山跨海迎面扑来。
向远方眺望天外的飞云,难道当今之世就没有倚剑长啸的英雄人才!

注释

越王台:一名粤王台,在广州市北越秀山上,相传是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治事处的遗迹。
混混蛇龙:意谓龙蛇混杂,贤人和小人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十七史:宋时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粱书》、《陈书》、《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五代史》,合称十七史。
劫:佛教名词,劫难。
轮回:佛教语,意为流转。
佛教沿用罗门教的说法而加以发扬,认为众生一直在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中生死相续升沉不定,有如车轮的旋转不停,故称轮回。
天问:《楚辞》有《天问》,为屈原心怀愤懑向天发问所作,提出宇宙问题、历史问题、人生问题等。
临睨:从高处向远方眺望。

鉴赏

这首诗是晚清时期著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所作的《秋登越王台》。诗人骑马立于秋风中的越王台上,眼前景象让他深感历史沧桑与世事变幻。"混混蛇龙最可哀",运用比喻,暗示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却又命运多舛,充满了悲剧色彩。

"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诗人感慨历史的浩渺与复杂,十七史的记载似乎难以穷尽,三千年的劫难仿佛历历在目,表达了对历史深度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以"腐儒"自谦,流露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理想变革的呼唤,同时展现出壮阔的自然景观,寓意着深厚的历史责任感。

最后两句"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诗人俯瞰天下,云卷云舒,感叹世间英雄豪杰无数,却往往怀才不遇,表达了对个人抱负无法施展的无奈和对英雄未竟事业的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康有为作为改革家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收录诗词(178)

康有为(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

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

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

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欧亚造新声。

深山大泽龙蛇起,瀛海九州云物惊。

四圣崆峒迷大道,万灵风雨集明廷。

华严帝网重重现,广乐钧天窃窃听。

意境几于无李杜,目中何处着元明?

飞腾作势风云起,奇变见犹神鬼惊。

扫除近代新诗话,惝恍诸天闻乐声。

兹事混茫与微妙,感人千载妙音生。

形式: 古风

蝶恋花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bèi酒刚微醉。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

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如故。

形式:

菩萨顶

四十余年礼世伽,本来面目是天家。

清凉无物何所有,叶斗峰横问法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热河三十六景诗(其九)四面云山

殊状崔嵬里,兰衢入好诗。

远岑如竞秀,近岭似争奇。

雨过风来紧,山寒花落迟。

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

潮平无涌浪,雾净少多岐。

脉脉金明液,溶溶积翠池。

常忧思解愠,乐志馀清悲。

素学臣邻老,耆年自不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