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宗祀明堂五首(其二)奠玉币用《镇安》

有邦事神,享帝为尊。内心致德,外示弥文。

嘉玉效珍,荐以量币。恭钦伊何,惟以宗祀。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场景,表达了对神灵的尊崇和内心的敬畏之情。"有邦事神,享帝为尊"一句,直接点出了国家大典中的祭祀活动,将神灵与皇帝并列,体现了古人对于天地鬼神的崇拜和皇权的神圣化。

"内心致德,外示弥文"则是说祭祀之时,人们要内心怀有道德,外在行为则需表现得更加庄重、文明。这种内外兼修的要求,是儒家文化中强调个人品德与社会礼仪的体现。

接下来的"嘉玉效珍,荐以量币"显示了祭祀时所用的供品是精美的玉器,并通过具体的计量方式来表示对神灵的敬献。玉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纯洁、高贵和持久,这里使用它作为祭品,进一步强化了祭祀活动的庄重性。

最后两句"恭钦伊何,惟以宗祀"表达了一种谦卑的心态,祭祀者对神灵的尊敬达到了顶点,只是希望通过宗族的祭祀活动来表达这份敬意。这里的"宗祀"也突显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以及祭祀在维系这种关系中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庄重,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祭祀活动的认真态度和深厚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566)

郊庙朝会歌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观宗祀明堂五首(其一)奠玉币用《镇安》

交于神明,内心为贵。外致其文,亦效精意。

嘉玉既陈,将以量币。肃肃雍雍,惟帝之对。

形式: 四言诗

大观秋分夕月四首(其四)送神

四扉大开,五云车立。霓裾娣从,风翿童执。

摇曳胥来,锵洋爰集。歆我严禋,西面以揖。

形式: 四言诗 押[缉]韵

大观秋分夕月四首(其三)酌献

名稽汉仪,歌参唐宗。往于卿少,乘秋气中。

周天而行,如姊之崇。可飞霞佩,下琉璃宫。

形式: 四言诗

大观秋分夕月四首(其二)奠玉币

玉钩初弯,冰盘乍圆。扇掩秋后,乌飞枝边。

精凝蟾蜍,辉光婵娟。歆于明祀,弭芳节焉。

形式: 四言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