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二)

大块本何事,遑遑劳一生。

所过种陈迹,岁月如流星。

贪夫甘死祸,幅纸驰虚名。

晋室有先觉,柴桑老渊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蔡松年创作,名为《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以及追求虚名的感慨。

“大块本何事,遑遑劳一生。” 开篇以“大块”指代天地万物,提出疑问:天地间的事物究竟为何而存在?紧接着“遑遑劳一生”,感叹人们在忙碌一生后,最终却徒劳无功,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所过种陈迹,岁月如流星。”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无论是过去经历的事情还是足迹,都如同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无法永恒。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世间一切事物变化无常的深刻理解。

“贪夫甘死祸,幅纸驰虚名。” 此句揭示了社会中某些人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付出代价,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们将名誉视为追逐的目标,即使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这里既有对这种价值观的批判,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

“晋室有先觉,柴桑老渊明。” 最后一句引用了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被称作“先觉”,意为早有预见的人。这里的“柴桑”是陶渊明晚年居住的地方,“老渊明”则指陶渊明晚年的生活状态。蔡松年通过这一引用,表达了对陶渊明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和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时间、名利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5)

蔡松年(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 籍贯:故自号萧闲老
  • 生卒年:1107~1159

相关古诗词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三)

我家恒山阳,山光碧无赖。

月窟荫风篁,十里泻澎湃。

兹焉有乐地,不去欲谁待。

自要尘网中,低眉受机械。

形式: 古风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六)

孟夏幽州道,上陉车轣辘。

旌旗却南行,飞电随马足。

行穷清颍水,不辨洗蒸溽。

吾生岂匏瓜,一笑为捧腹。

形式: 古风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七)

灯花何太喜,似报天雨霁。

客情念还家,如瞽不忘视。

到家问松菊,早作解官计。

青镜发萧萧,及此霜雪未。

形式: 古风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八)

鸣蛙属官私,庸儿固可笑。

江山本谁争,但苦归不早。

物情閒始见,宛转为君好。

区区乞鉴湖,多事怜贺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