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以莲花和禅者的形象象征超脱与智慧。"亭亭白莲花,了了本无语",莲花以其洁净出尘的姿态,暗示禅者的内敛与不言自明的智慧。"禅者真大拙,破口为君举",大拙和尚以质朴的方式表达佛法,仿佛通过开口说话来揭示真理。
诗人赞美和尚如同"混俗如是翁,写之墨飞舞",他的言行举止自然流畅,书法灵动,犹如墨迹飞扬。"岂伊安明宗,到此究竟取",表达了对和尚深入佛法核心的理解和追求。接下来,诗人想象自己带着禅意的感悟,如同"携将江东云,去听湖上雨",在宁静的环境中进一步沉思。
"感君来相问,欲起蛰虫俯",朋友的来访触动了诗人的内心,他仿佛从沉睡中苏醒,准备回答问题。"众生我皆病,万法立何所",诗人感慨世间万物的困惑,质疑万事万物存在的意义。最后,诗人以"欠伸送君行,钟子琴自抚"作结,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自我反思后的平静。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禅意与生活场景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