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昌老询予来历以诗答之》。诗中通过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当下新交的珍惜之情。
首句“休问西来意”,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拒绝了对他人的追问和猜测,暗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足。接着,“吾行日向南”一句,以地理方位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旅程,表达出诗人不断前行、探索未知的决心。
“悽悽达磨忏,历历善财参”两句,运用佛教中的概念,达磨忏代表内心的反省与净化,善财参则象征着对智慧的追求与实践。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和对外在知识的渴望。
“旧事已不忆,新交宁易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经历的淡漠态度,以及对新朋友的珍视与期待。他认为过去的记忆已经不再重要,而新的交往才是值得珍惜的体验。
最后,“维摩本无语,非是学三缄”引用了佛教中维摩诘菩萨的故事,维摩诘虽不言,却能以行动和智慧影响他人。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并非沉默寡言,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来影响周围的人,传达了一种内敛而深邃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的态度——既不沉溺于过去,也不畏惧未来,而是以平和的心态,专注于当下的生活和与人之间的交流,体现了其深厚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