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子中司户乘成台三首(其二)

只须独立领秋光,何用安排石鼓双。

平揖青原未为差,更于竹外见长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翻译

只需独自享受秋天的美景,何必还要安排观赏石鼓对景。
向青原平原深深行礼也不算差,还能在竹林之外看到那浩渺的长江。

注释

只:仅仅。
须:需要。
独立:独自。
领:享受。
秋光:秋天的景色。
何用:何必。
安排:特意设置。
石鼓双:石鼓对景(古代的一种景观布置)。
平揖:深深行礼(向人或物表示敬意)。
青原:青原平原(地名,可能指代广阔的田野)。
未为差:不算差(表示满足或合适)。
更:还。
竹外:竹林之外。
见:看见。
长江: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鉴赏

此诗为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题周子中司户乘成台三首(其二)》。这段落描绘了诗人独自领略秋光的意境,以及他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

"只须独立领秋光,何用安排石鼓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单独一人去体会和欣赏秋天的美丽,觉得没有必要特意去布置什么,比如像古代用于记载重大事件的石鼓那样的排场。这里的“石鼓双”可能指的是一些特别的安排,而诗人认为这些都不是必须的。

"平揖青原未为差,更于竹外见长江。" 这两句则写到了诗人在一片宽阔的青草地上漫步,感觉不到任何不足,更是在竹林之外不期而遇地看到了滚滚流淌的长江。这部分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以及他对眼前美景的惊喜和赞叹。

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他对于大自然之美无尽的赞赏。通过这样的描写,杨万里传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纷扰、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题周子中司户乘成台三首(其一)

不烦营筑便成台,自有青松不用栽。

只道先生忙更懒,也须一日一回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周子中司户乘成台三首(其三)

先生无劓何须补,上到乘成尽放怀。

松树尚堪驱使在,为公一一捧诗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题所寓唐德明书斋

凫鹜行中脱病身,竹林深处得幽人。

只言官满浑无事,也被诗愁搅一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罗溪李店(其二)

谁道村郊野味侵,柴扉竹榻草花清。

行行且止成佳梦,不减崔张惊梦身。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