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坦然斋》由明代诗人王绅创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人生、世事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首句“去古日以远,机巧日以生”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人们越来越依赖机巧和手段来应对生活,而逐渐失去了真诚和朴实的价值观。接着,“纷纷任钩钜,无复存至诚”进一步强调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人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往往选择权谋和算计,而忽视了内心的真诚与善良。
“孰知玄妙理,所贵在坦平”则提出了一个反问,引出对真正智慧和价值的探讨,即真正的智慧在于简单、直接和平坦,而非复杂的机巧。接下来,“美人领斯趣,百虑帖然凝”描绘了一位懂得欣赏这种简单生活情趣的“美人”,她的心灵宁静,面对各种思绪都能保持平和。
“闭门谢往来,绝口轻纵横”表现了这位“美人”远离尘嚣,拒绝外界纷扰,不轻易谈论权谋之事,追求内心的清净与独立。她“但忻情意得,不识辱与荣”,只在意情感的满足,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和荣誉,体现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视。
“浮云去复还,飘飖傍幽扃”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即使经历了风雨,最终也能归于平静。“好月不待招,清夜当户明”则是对美好事物自然呈现的赞美,无论何时,美好的事物总会如约而至,不需要刻意追求。
最后,“幸有一尊酒,聊以娱吾情”表达了在忙碌和复杂的世界中,偶尔享受一杯美酒带来的愉悦,是心灵得以放松和慰藉的方式。“悠悠身外事,居易复何营”则总结了对生活的态度,即在面对身外之事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轻松,不必过分忧虑和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传达了追求简单、真实、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自我、追求内心满足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