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

临水疏篱短,浮桥小径通。

马嘶凉市渡,舟泊柳亭风。

带笛归村牧,和烟卷钓筒。

依依云岭树,一片夕阳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村晚》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傍晚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临水疏篱、浮桥小径、凉市渡口、柳亭微风、牧童笛声、垂钓人烟、云岭树木与一抹夕阳的组合,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首先,“临水疏篱短,浮桥小径通”两句,通过“临水”、“疏篱”、“短”、“浮桥”、“小径”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乡村环境,展现出乡村特有的宁静与和谐。疏篱短墙,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暗示了乡村的朴素与自然。

接着,“马嘶凉市渡,舟泊柳亭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傍晚的动态景象。马嘶声在凉市渡口回荡,舟泊于柳亭,微风吹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也赋予了场景以生命力。这里,通过“马嘶”与“舟泊”的对比,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忙碌与宁静,形成了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和谐美。

“带笛归村牧,和烟卷钓筒”两句,则将焦点转向了乡村生活的细节。牧童带着笛子归来,与烟雾缭绕中垂钓的人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乡村儿童的天真烂漫,又展现了成年人的闲适与宁静。这两句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依依云岭树,一片夕阳红”两句,以“云岭树”与“夕阳红”作为收尾,不仅渲染了画面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美景的赞美之情。云岭树的“依依”二字,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情感色彩,夕阳的“一片红”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调,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格外温馨与美好。

综上所述,《村晚》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对比,成功地展现了乡村傍晚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

收录诗词(2)

何体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旅馆寄诸同社

忽惊摇落后,黄叶堕庭深。

道路秋风鬓,江湖夜雨心。

有书传海内,无棹访山阴。

久客兼多病,相思瘦不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白云洞(其一)

陟彼白云径,径满白云时。

践破白云迹,心与白云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白云洞(其二)

陟彼白云洞,洞里白云迷。

跳出白云外,身与白云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邓虚舟社长饯余北上即席赋呈

拌历风霜苦,心悬去路赊。

今宵醉霞阁,明日上京华。

诗酒情双惬,关津天一涯。

感君过期许,上苑望看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