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音诗

鸡似鸾凰彘似山,梨园子弟演分班。

怪来海外都随俗,声味全无佛亦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海音诗》由清代诗人刘家谋所作,通过奇特的比喻和讽刺手法,展现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鸡似鸾凰彘似山”以夸张的手法,将鸡比作鸾凤,彘比作高山,形象地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地位虽低却自视甚高,或是地位显赫者却行为卑微的现象。鸾凤象征高贵,彘则代表低贱,而鸡与彘本应处于同一水平,却被人为地拉至极端,形成鲜明对比。

次句“梨园子弟演分班”中的“梨园子弟”原指戏曲演员,这里泛指社会上的各类艺人或表演者。他们按照等级制度进行表演,暗示了社会阶层分明,不同身份的人在表演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待遇,体现了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不平等现象。

后两句“怪来海外都随俗,声味全无佛亦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半句“怪来海外都随俗”表达了对海外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即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会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这既是对普遍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对社会适应性和文化同质化的反思。后半句“声味全无佛亦艰”则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意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追求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也会变得艰难,强调了社会风气对个人精神追求的影响。

整体而言,《海音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夸张比喻和讽刺,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等级观念、不平等现象以及对个人精神追求的限制,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刻的批判意识。

收录诗词(101)

刘家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苞川。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后以大挑任宁德、台湾教谕。所到之处,努力收集掌故。在宁德,著《鹤场漫录》2卷;在台湾4年中,著《海音》2卷,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咸丰二年(1852年),卒于府署

  • 字:仲为
  • 籍贯:侯官县(今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13~1853年

相关古诗词

海音诗

一席珍肴费数金,万钱日食更难禁。

不如真率温公会,嘉话流传直到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海音诗

杨仆楼船自列营,孙卢岛上尚纵横。

薛文吉武威名在,如铁依然旧土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海音诗

挂籍牙门意气盈,衅争往往启编氓。

沈几谁似黄都阃,一语从容遏乱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海音诗

分疆画界立公厅,盘踞居然犄角形。

传首已教心胆落,古来兵法本兼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