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风捲秦灰入艺林,谁知爨下有奇音。

步兵少窘频挥泪,长吉多才亦呕心。

炽炭围炉谋共醉,挑灯击钵发狂吟。

何须避债登台去,且把玉壶细细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王竹修在家中与友人欢聚的情景。首句“风捲秦灰入艺林”以夸张手法,暗示时光流转,历史与艺术交融,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和艺术氛围。接着,“谁知爨下有奇音”一句,巧妙地将日常生活的场景与不凡的艺术创造联系起来,引人遐想。

“步兵少窘频挥泪,长吉多才亦呕心”两句,分别引用了阮籍(字步兵)和李贺(字长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他们创作艰辛的同情。阮籍因生活困顿而多次流泪,李贺才华横溢却饱受身心之苦。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文人在追求艺术道路上的孤独与执着。

“炽炭围炉谋共醉,挑灯击钵发狂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除夕之夜,围炉取暖,借酒浇愁,以诗歌抒发情感的场景。炽热的炭火象征着温暖与希望,围炉共饮则体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挑灯击钵则是古代文人聚会时的传统活动,通过击打钵盂来激发创作灵感,表现了诗人及其友人狂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艺术的热爱。

最后,“何须避债登台去,且把玉壶细细斟”两句,诗人劝慰友人不必为了逃避债务而外出,而是应该珍惜眼前的相聚时光,细细品味美酒,享受此刻的欢乐。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当下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友情、艺术和当下生活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1)

王竹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养蜂

过墙喜共蝶争狂,日日关心饲养忙。

花蕊栽培资酝酿,蔗浆温润进糇粮。

巾箱风雨藏千翅,香国乾坤翼一王。

真个细腰堪爱护,分封又见蜡为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凤凰木

丹山片羽下幽蹊,幻作虬枝碧汉齐。

猩色遥连官道晚,浓阴密布驿亭低。

萧萧风动看仪舞,翼翼花飞送马蹄。

劫后剩桐零落尽,让他威镇赤城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穿山甲

一种生成异物传,身披鳞甲动秋烟。

宛如社鼠穿墉固,亦似城狐据地偏。

穴里春饥寻蚁食,峰头日暮作龙眠。

无能血战玄黄野,流落高冈但蜿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西门豹

不独沉巫俗可移,荒凉邺邑起疮痍。

多君治绩推兴利,渠水长流十二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