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别离行,送颂臣

乍愿君如天上之月出海复东来,不愿君如东流之水到海不复回。

有情之月无情水,黯然消魂别而已。

况复一家判胡越?百年去乡里,关门断雁河绝鲤。

万金不买书一纸。噫嘻乎嗟哉!

远游子,春风三月戒行李。

留不住箫上声,拭不灭玉上名。

千尘万劫,销不得屋梁落月之相思、河梁落日之离情。

山中水,出山不复清;海中月,出海还复明。

不惜君远别,惜君长决绝。

知君来不来,看取重圆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古别离行》,表达了对友人深情厚意的离别之情。诗人以月亮和流水为喻,月亮象征着有情而短暂的相聚,流水则暗示了无情且一去不返的别离。"黯然消魂别而已"描绘了离别的伤感与无奈。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空间距离带来的隔阂,"一家判胡越"表达了一家人被迫分隔在南北两地的痛苦。"关门断雁河绝鲤"写出了音信难通的孤独,"万金不买书一纸"则表达了对书信交流的渴望。

最后,诗人感叹"远游子,春风三月戒行李",春天的离别尤为凄凉。"千尘万劫,销不得屋梁落月之相思、河梁落日之离情",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的思念之情。"山中水,出山不复清;海中月,出海还复明",寓意即使分别,对彼此的思念依然如山水月光般清晰。

诗的结尾,诗人以"不惜君远别,惜君长决绝"表达对长久分离的深深惋惜,"知君来不来,看取重圆月"则寄希望于未来的重逢,以月圆寓意团圆,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丘逢甲独特的离别诗风格。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重送颂臣

恻恻重恻恻,行人适异域。

华夷忽易地,何处为乡国?

车马多离声,川原带行色。

同来不同往,欲语涕沾臆。

论交本世好,古谊吾所式。

结发论文字,廿载忘形迹。

海氛忽东来,义愤不可抑。

出君箧中符,时艰共戮力。

书生忽戎装,誓保台南北。

当时好意气,灭虏期可刻。

何期汉公卿,师古多让德。

忽行割地议,志士气为塞。

刺血三上书,呼天不得直。

北垣遽中乱,满地淆兵贼。

此间非死所,能不变计亟。

亲在谋所安,况乃虏烽迫。

乾坤已中变,万怪竞荒惑。

人情易翻覆,交旧成鬼蜮。

君亦挈家来,航海期不忒。

得君意中慰,归粤途始即。

卜居家再迁,山中事稼穑。

与君此偕隐,山水况奇特。

君言暂归视,尚有旧庐室。

来如潮有期,信在期不失。

闻君言未毕,哀泪弗能拭。

翘首沧海东,苍波渺无极。

昔时乾净土,卵育长鲸匿。

吾兄去秋往,三春阻消息。

因君速归驾,异类安可慝?

愿君信如雁,勿竟誓成浽。

归途逼炎景,珍重慎眠食。

到时常寄书,千里若门阈。

书来君不来,累我长相忆。

形影为君单,语言为君默。

我欲从君往,天不假羽翼。

时因西风夕,吹梦到君侧。

送君诗盈幅,难展肠结轖。

诗成复自写,不辨泪和墨。

愿君置怀袖,长鉴此悃愊。

形式: 古风

春第相从有年,去岁复间关渡海随予来粤,今乃请携家归台,并以绢乞诗为永念,怆然赋此

此去成乖隔,相从十载馀。

病劳调药物,閒仗护琴书。

离别他乡苦,交情患难疏。

将诗与吟诵,天末傥怀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梅州喜晤梁辑五光禄话旧五首(其一)

重向程江续坠欢,八年潦倒别长安。

中天列宿寒无燄,等是中朝冗散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