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山随地堪作,人境结庐未喧。
苔径孤宜折屐,荆篱自止高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诗人选择在东山之地建造居所,环境清幽,远离尘嚣,适合隐居生活。"人境结庐未喧"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世俗喧嚣的理想的追求。接下来,诗人提到"苔径孤宜折屐",意指小径上长满了青苔,适合穿着木屐独自漫步,透露出一种闲适与自然的亲近。"荆篱自止高轩"则描绘了简朴的篱笆院落,暗示主人并不需要豪华的建筑,只需一轩静室即可满足心灵的需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居所的细致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郭之奇作为明代文人,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这样的文化内涵。
不详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数卷图书作主,三春花鸟为邻。
其馀无复长物,此内况容俗人。
在水之中构室,开窗于此高眠。
何知汉与魏晋,自谓无忧葛天。
千林秋色回薄,四壁寒声悄然。
晨起登楼眺远,苍苍满目飞烟。
寒月空庭夜影,落梅满砌霜华。
岭南白雪稀少,欲问阳春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