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权德舆卧病初愈后,崔侍御前来探望的情景。首句“移疾门常掩”写出了诗人因病而居,门户紧闭的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接着“今朝枉绣衣”一句,以“绣衣”这一古代官服的象征,表达了崔侍御不辞辛劳,特意前来探望的深情厚谊。
“笑言心乍惬”描绘了两人见面时的喜悦与轻松氛围,通过“心乍惬”三个字,展现了友情带来的温暖与慰藉。“拜伏力犹微”则体现了诗人身体尚未完全康复的状态,同时也流露出对崔侍御来访的感激之情。
“晚岁贞筠少”一句,以“贞筠”比喻年老之人,暗示诗人正值晚年,朋友稀少,更加凸显了崔侍御来访的珍贵与难得。“贫家上客稀”则从侧面反映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淡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如何忽见访,里巷有清辉”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崔侍御来访的惊喜与感激,也借“清辉”二字,赞美了友情如同月光般纯净、明亮,照亮了诗人内心的角落,赋予了生活新的色彩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物情感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友情在人生低谷时刻的宝贵与温暖,以及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