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日客广陵秋玉佩兮招予同为京口之游晚雨泊舟入高旻寺

龙宫晚沈沈,天人卫庭户。

清泠七叶林,几点摩罗雨。

门前为通津,方袍自安处。

孤塔倒池深,定禽隐花聚。

采真具扁舟,信步皆净土。

晬容睇如空,心叩寂寞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厉鹗在四月十一日访问扬州(广陵)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静谧的寺庙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龙宫晚沈沈,天人卫庭户”以龙宫象征寺庙的庄严与神秘,夜晚的沉静中,仿佛有天人守护着这神圣之地。接着,“清泠七叶林,几点摩罗雨”描绘了寺庙周围清冷的林木和零星的雨点,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门前为通津,方袍自安处”写出了寺庙的入口,如同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道路,僧侣们穿着方袍,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安宁。接下来的“孤塔倒池深,定禽隐花聚”则通过孤塔倒映在深池中的景象,以及定禽(可能指鸟儿)在花丛中隐匿的身影,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环境的静谧与和谐。

最后,“采真具扁舟,信步皆净土”表达了诗人希望像采真者一样,乘着小舟,随意漫步在每一寸土地上,都感受到如同净土般的纯净与美好。“晬容睇如空,心叩寂寞取”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白,他将面容视为虚空,心灵在寂寞中寻找真正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清净、和谐与超脱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晓霁出江口望五州山

夷犹方舟发,晓色江上微。

初识五州山,向来知是非。

泄云独未敛,沦波若无依。

连林翳更吐,秀岑觌复违。

徐闻风荻偃,氛净浮阳晖。

淹留惜去棹,赏此忘朝饥。

褰裳愿既谬,寻烟迹亦希。

偕我渔钓侣,眷言剪荷衣。

形式: 古风

重游焦山信宿石壁庵二首(其一)

神山眇何许,欲往不可求。

焦公栖隐处,溯沿成后游。

众木生夏寒,绝壁衔僧楼。

绿阴下无地,江影如雕锼。

移来天外帆,淼皛胡豆洲。

一窗纳万里,波远斜阳收。

禁足花幢古,摄衣筱坞幽。

他时风雨至,或见飞龙湫。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重游焦山信宿石壁庵二首(其二)

成连去我久,清兴窈如昨。

来逢海月明,遂践携琴约。

淙淙水鸣弦,心手两无著。

馀音入风林,坐使衣裳薄。

夜分江婓悲,古调久不作。

行将遍名山,远梦接衡霍。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从庭坚城南晚望

此邦虽在牂牁南,更远不离天地间。

人生随处皆可乐,为报中原秪如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