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明朝末年清初吴伟业所作的《朝日坛》中,清晨日出时分的壮观景象。首句“晓日曈昽万象铺”形象地写出太阳初升,光芒四射,万物沐浴在晨光中的壮丽画面。"六龙衔烛下平芜"则以神话传说中的六龙驾车(象征皇权)拉着烛光穿越原野,增添了神秘与庄重的气氛。
接下来,“石坛爟火燔玄牡”描述了祭祀活动中点燃的烽火,焚烧着祭品(玄牡,古代祭祀用的黑色公牛),仪式庄重而神圣。“露掌华浆饮渴乌”进一步描绘了祭司们捧着美酒,供奉给象征黑夜的神乌,祈求光明的到来。
“不夜城传宣夜漏,玉宫朝奉竹宫符”两句,通过“不夜城”和“夜漏”(古代计时器)的意象,表现了皇家宫殿对时间的精准掌控,以及对朝会仪式的严谨态度。“玉宫朝奉竹宫符”则暗示了朝臣们恭敬地接受皇帝的命令。
最后,“即今东汜西昆处,尽入铜壶倒景殊”收束全诗,意味着此刻的朝日景象,无论在京城的东边还是西边,都显得格外辉煌,如同铜壶中的倒影,独特而壮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朝日坛祭祀活动的宏大场面,以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