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元忭所作,名为《杜辖岩访吴公度》。诗中描绘了杜辖岩的自然美景与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杜辖岩中人,曲江旧同席”描绘了杜辖岩中的隐士与曲江边的老友重逢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未折彭泽腰,早著东山屐”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和谢安的敬仰,同时也暗示自己虽未完全放弃官场,但内心已倾向隐逸。
“栖心老氏书,结庐武夷侧”表明诗人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选择在武夷山旁筑屋居住,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晴峰万点青,云溪几条白”描绘了杜辖岩周围山峦青翠、云水交融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
“玄关夹长松,丹房架危壁”进一步渲染了杜辖岩的神秘与幽静,长松与危壁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岩头露可餐,岩下芝可摘”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杜辖岩的神奇与丰富,仿佛是人间仙境。
“猿鹤时为群,车马杳难即”通过对比,强调了杜辖岩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特点,猿鹤相伴,车马难至,更显其隐逸之境的独特魅力。“我本丘壑人,聊作金门客”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官场,但内心向往自然与隐逸的生活态度。
最后,“烟霞夙同好,出处偶殊迹”总结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现实处境的矛盾。“谛观声利场,何似神仙宅”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四十已无闻,百年亦瞬息”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的渴望。“徒然赤松子,巢居鍊形魄”以古代仙人赤松子为例,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杜辖岩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