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山居老有感(其二)

著处溪山可置身,古人求志不求闻。

从前未有匡时术,只合携家傍白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遇山居老有感(其二)》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官场的反思。

首句“著处溪山可置身”,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仿佛在说无论身处何地,只要面对溪流与山峦,就能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次句“古人求志不求闻”,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古代隐士的崇敬之情。这里的“求志”指的是追求内心的志向和理想,“不求闻”则是指不追求外在的名声和荣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淡泊名利、坚守内心信念的生活态度的赞赏。

后两句“从前未有匡时术,只合携家傍白云”,则从反面反思了自己过去未能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只能选择与家人一同远离尘嚣,隐居于白云缭绕之处。这里既有对自己未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遗憾,也有对隐逸生活的自我安慰和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古代隐士精神的推崇以及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诗中蕴含着对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谐自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梦亡妻(其一)

孟光憔悴病来容,昨夜苍茫梦里逢。

还似往年临别日,匆匆劳苦为纫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梦亡妻(其二)

经时未遂葬山丘,贤行终身恸不休。

勤俭成家长儿女,一生辛苦为黔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彝训兼问讯子勤(其一)

銮坡凤沼接清班,忆昔同朝侍圣颜。

此日相逢又相送,伤心回首见桥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送彝训兼问讯子勤(其二)

之官渺渺江南去,便道还家著锦衣。

万里谁无桑梓意,同乡惆怅未同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