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

江上峰峦拥翠涛,神仙曾此挂丹瓢。

中流坐席云常护,六月楼台暑自消。

树色远迷淮甸雨,钟声遥带海门潮。

天开图画非人世,一苇相过不待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所作的《焦山》诗,以江水、山峦、云雾、楼台、树色、钟声等自然景象为描绘对象,构建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水画卷。

首联“江上峰峦拥翠涛,神仙曾此挂丹瓢”,以“江”、“峰峦”、“翠涛”、“神仙”、“丹瓢”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江水环绕群山、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仙人曾经在此留下痕迹的画面,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颔联“中流坐席云常护,六月楼台暑自消”,进一步描绘了焦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在江心的焦山上,云雾如同守护者一般围绕着山峰,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楼台也能够享受到清凉,展现出焦山的清幽与凉爽。

颈联“树色远迷淮甸雨,钟声遥带海门潮”,通过“树色”、“淮甸雨”、“钟声”、“海门潮”等元素,展现了焦山周围广阔而丰富的自然景观。远处的树木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葱郁,而远处传来的钟声似乎与海潮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氛围。

尾联“天开图画非人世,一苇相过不待招”,将焦山的景色比作天开的画卷,强调其超脱于尘世的独特魅力。同时,“一苇相过不待招”则暗示了焦山的隐逸之气,无需刻意邀请,只需轻舟一叶,便能悠然自得地穿越其中,体验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焦山》诗通过对焦山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360)

无名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天使张显卿

顾无琼报自怀惭,极目江皋意不堪。

马首秋风吹剑铗,屋梁落月照书庵。

幕空难住燕归北,地暖愁闻雁别南。

此去未知倾盖日,篇诗聊赠当高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翠华台扈从诗

叨从万乘陟兰峰,一片青螺起梵钟。

日影仗霞祥彩遍,花明辇路景光重。

天戈肃肃参岩竹,仙乐泠泠响涧松。

伫看玉毫明海国,朱旗挥霍拥苍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陟灵峰记兴

遥望灵峰壮大邦,攀游陟岭过清江。

日辉花影霞舒院,风袭炉烟雾透窗。

谷口娇莺吟对对,阑间粉蝶舞双双。

追寻不但怜芳兴,将极基图建法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登岳阳楼

楼高百尺倚云端,扶病登临试一看。

望眼直穷燕塞远,吟肠须贮洞庭宽。

乌沈谷口千林暝,龙战波心六月寒。

多少羁怀无处话,平芜漠漠水漫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