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其九)

勤劳王室见周公,报赐宜膺曲阜封。

兆见维秦符佐命,祥开有魏庆畴庸。

申加井赋思方洽,倍衍圭腴赏正浓。

一德君臣千载遇,九州四海仰云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勤劳的王室效仿周公,应得曲阜的封赏和恩典。
预示吉祥的秦符助其兴盛,魏国的繁荣得益于他们的功绩。
推行井田制度的设想深入人心,奖赏丰厚的土地如同圭玉般珍贵。
君臣一心,美德流传千年,国家和天下都仰望他们如云龙一般威仪。

注释

勤劳:形容辛勤努力。
周公:古代贤相,此处代表典范。
曲阜封:指曲阜的封地,象征尊贵。
秦符佐命:秦朝的吉祥象征,助其建立。
魏庆畴庸:魏国的庆祝与功绩。
井赋:古代土地制度,指井田制。
圭腴:比喻肥沃的土地。
云龙:比喻君臣显赫,如云中之龙。

鉴赏

这段中国古诗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韩驹之手,体现了他对王室和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首句“勤劳王室见周公”表明诗人怀着敬仰之心,提及周公旦,这位西周初年的一代贤相,以其治国安邦的事迹为例,彰显了对勤勉于国事的君主及其辅佐者的赞美。接下来的“报赐宜膺曲阜封”则是在描绘王室的恩泽和地位的尊贵,通过历史上周公受封的典故,表达诗人对于得天下而昌盛之愿。

接着,“兆见维秦符佐命”一句,通过“兆见”二字,显示了对未来美好征兆的期待,而“维秦符佐命”则是指古代秦国以符信任臣子,象征着君臣之间的默契与协作。

“祥开有魏庆畴庸”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和平、民众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申加井赋思方洽”,则是对农业生产力度之高、国库充实的描述,显示出一个富饶强盛的国家形象。

“倍衍圭腴赏正浓”一句中的“倍衍”暗示了繁荣昌盛,“圭腴”则是古代用以祭祀天地的器物,此处用来比喻礼仪之隆重,整体上表达了对国家文化和道德风范的推崇。

最后两句“一德君臣千载遇,九州四海仰云龙”,则是诗人对于君臣一心、德泽绵长的美好愿景,以及对整个国家广泛区域内民众共同向往和尊敬之情的抒发。其中,“一德”意味着君主与臣子的合一,共有一统之德;“千载遇”则表达了这种理想状态能够持续长久的期望;“九州四海仰云龙”,则是描绘了广大疆域内民众共同抬头仰望,心向往着那高远而神圣的事物。这里的“云龙”象征着权力与尊贵。

这段诗通过对古代贤相和历史美好事迹的引用,以及对国家昌盛、君臣和谐、民富国强等理想状态的描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政治理想。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西陵十首(其十)

荒凉夙昔鹤曹游,松柏吟风在上头。

苑吏已无勾漏鼎,烟霞犹少岳衡舟。

遥怜浦口芙蓉树,彷佛山中孔雀楼。

从此邈然冀一遇,遗宫废井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其四)

交欢邻国独推诚,不顾流言断必行。

直欲生灵跻寿域,聊将干舞解平城。

坐扶国祚齐箕翼,立挽天河洗甲兵。

和议一成夷夏福,苍生击壤咏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其三)

扬眉吐气快生风,万里归来虎帐中。

竭节任公营大计,解纷排难激丹衷。

只凭忠信行蛮貊,遂使声名等岱崧。

一德一心天所祐,定知福寿享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其二)

运钟百六扰神州,国祚当时剧赘旒。

独藉奇材支大厦,允资巨力障横流。

啸呼左袒安刘氏,指顾南冠絷楚囚。

整顿乾坤康济了,千龄翊宇永同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