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答何君元寿词

天涯何处,望苍江渺渺。纵算解飞人不到。

笑双丸乌兔,两鬓霜蓬,聊尔耳,那是人间三岛。

黄粱初梦觉,起看孤云,还自长歌自长啸。

不记桃源何地,橘渚何年,生涯事、惟有炉烟茶灶。

问先生谁友,有白石青松,共成三老。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翻译

在遥远的地方,遥望那苍茫的江面无边无际。即使能飞翔的人也难以到达。
嘲笑那日月星辰,我已两鬓斑白如霜草,姑且如此,那些不过是人间的幻境岛屿。
从黄粱美梦中醒来,抬头看见孤独的云彩,独自放声歌唱或长啸。
已经忘记桃花源在哪里,橘渚又是哪一年的事了,生活中的事情只剩下了炉火和茶炊。
请问先生,你的朋友是谁?有白石和青松,我们一同成为三老。

注释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苍江:苍茫的江面。
纵算:即使。
双丸:日月星辰。
炉烟茶灶:日常生活中的烟火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名为《洞仙歌》。全诗通过对远方天涯景象的描绘和个人隐逸生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怀。

"天涯何处,望苍江渺渺。纵算解飞人不到。" 这两句诗通过设问引出对远方景象的眺望,以及对传说中仙人的向往。这里的“天涯”指的是天边的尽头,而“苍江”则是形容远方大河的迷蒙气氛,展现了无限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情感。

"笑双丸乌兔,两鬓霜蓬,聊尔耳, 那是人间三岛。" 这几句诗通过对神话中仙境的描绘,如“双丸乌兔”(月亮中的乌兔,即玉兔)和“两鬓霜蓬”(头发如霜蓬),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世界的向往。这里的人间三岛,是指传说中的仙山,代表着理想的避世之所。

"黄粱初梦觉,起看孤云,仍自长歌自长啸。" 这两句通过“黄粱”(即黄粱梦,指的是诗人曾经有过的关于隐逸生活的美好梦境)和“初梦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起看孤云”则是现实中对天空中飘渺白云的观赏,与“长歌自啸”相呼应,表现出诗人仍旧保持着自己的高洁情操和艺术追求。

"不记桃源何地,橘渚何年,生涯事、惟有炉烟茶灶。" 这几句通过对古代隐逸之地“桃源”的忘却,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橘渚何年”),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间名利和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简单的生活乐趣,如品茶和观赏炉烟。

"问先生谁友,有白石青松,共成三老。" 最后两句则是在询问诗人与何为伴侣,以及对“白石青松”(象征高洁、坚定)的追求,最后的“共成三老”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最终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洞仙歌》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自在生活的追求,以及他对于尘世间名利和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和何逢原见寿

青衫白发,独倚江楼小。待欲题诗压崔颢。

慨凤台今在否,白鹭沙洲,芳草外、剩得闲身江表。

醉来疑梦里,梦入梅花,歌彻青衣听清窈。

起看飞鸿没尽,白鸟玄驹,谁能数、曹瞒袁绍。

待明年、七十问何如,笑只是今朝,浣花堂老。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贺新郎(其二)再用韵伤春

花落风初定。倚危阑、衷情欲愬,踌躇不忍。

把酒问春春无语,吹落游尘怎任。

待泪雨、红妆蔫尽。

不道燕衔春将去,误啼鹃、唤起年年恨。

芳草路,人愁甚。浮生一梦黄粱枕。

且不妨、狂歌醉舞,麈谈挥柄。

金谷平泉俱尘土,谁是当年豪胜。

但五柳、依然陶令。

千古兴亡东流水,望孤鸿、没处残阳影。

无限意,伤春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三)三用韵寄旧宫怨

更静钟初定。卷珠帘、人人独立,怨怀难忍。

欲拨金猊添沉水,病力厌厌不任。

任蝶粉、蜂黄消尽。

亭北海棠还开否,纵金钗、犹在成长恨。

花似我,瘦应甚。凄凉无寐闲衾枕。

看夜深、紫垣华盖,低摇杠柄。

重拂罗裳蹙金线,尘满双鸳花胜。

孤负我、花期春令。

不怕镜中羞华发,怕镜中、舞断孤鸾影。

天尽处,悠悠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一)和邵清溪自寿

世事浑无定。问人间、翻来覆去,阿谁能忍。

海怒惊涛山相拍,选甚鱼龙不任。

看今古、英雄销尽。

坐对青山闲白日,付长江、流送千年恨。

天有意,唯何甚。待将洗耳泉边枕。

正梅花、霜寒月白,斗回西柄。

自寿一觞花前醉,醉亸彩幡金胜。

笑儿辈、汾阳中令。

倚遍层楼阑干曲,慨乾坤、渺渺青云影。

无限事,尊前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