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明府杨同年挽歌词二首(其二)

忆昔龙门化,曾容雁塔陪。

逡巡九闰过,迢递一书来。

未报错刀赠,惊传丹旐回。

辰阳隔江渚,空些楚词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回忆起在龙门的日子,那时我曾陪伴在雁塔周围。
时间匆匆流逝,九年过去了,才收到一封书信。
未能回报你赠送的宝刀,却惊闻你的遗志已随丧旗回归。
你在辰阳那边,隔着江湾,只留下楚辞中的哀歌让我凭吊。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龙门:古代学府名,这里指读书时光。
雁塔:唐代长安的著名佛塔,常用来象征学问和成就。
陪:陪伴。
逡巡:犹豫不决或时间推移。
九闰:古代以十九年为一元,闰月加一,九闰即近二十年。
过:度过。
迢递:遥远的样子,形容书信来的不易。
一书:一封书信。
错刀:古代的一种珍贵礼品,这里指对方的厚礼。
赠:赠送。
丹旐:黑色的丧旗,表示去世。
回:返回,这里指亡故。
辰阳:地名,可能指对方所在的地方。
江渚:江中的小洲。
空:徒然,白白地。
些:语气词,表示感叹。
楚词:指楚辞,古代文学体裁,这里表达哀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友人杨同年所作的挽歌,表达了对故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首句“忆昔龙门化”回忆了与杨同年共度的美好时光,可能是指他们在学术或仕途上的交往,龙门比喻学问高深或仕途显赫。次句“曾容雁塔陪”则暗示他们一同在重要的文化或教育场所共事,雁塔象征着学府或名胜。

“逡巡九闰过”描述时间流逝之快,九年过去了,闰月的增加更显岁月匆匆。“迢递一书来”则表达了他们之间的音信往来,即使相隔遥远,书信仍传递着友情。然而,“未报错刀赠”表达了遗憾,意指未能回报朋友的厚礼或深情。

“惊传丹旐回”中的“丹旐”是丧葬时使用的黑色旗帜,暗示了友人的不幸离世,让诗人感到震惊和悲痛。“辰阳隔江渚”描绘了诗人与故友阴阳两隔的景象,辰阳指早晨的阳光,江渚则是江边的沙洲,寓言诗人此刻只能在远方遥望,心中充满哀伤。

最后一句“空些楚词哀”,“空”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哀痛,他只能借屈原的《楚辞》来寄托哀思,显示出对亡友深深的哀悼和无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赣州明府杨同年挽歌词二首(其一)

拱璧温无颣,深兰远自芳。

清班孤玉笋,薄宦老铜章。

传业麒麟子,承家鸿雁行。

门阑自簪笏,吾独憾堂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十月朔客建业不得与兄弟上冢之列悲感成诗

岁已看成暮,身今未得归。

风尘孤泪尽,霜露寸心违。

南涧新流水,西山旧落晖。

烟松应好在,宿草定成非。

逝水方东去,浮云浪北飞。

危魂先自断,不待更沾衣。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丙午新年六十一岁俗谓之元命作诗自贶

岁复当生次,星临本命辰。

四人同丙午,初度再庚寅。

长狄名犹记,沙随会若新。

童心仍竹马,暮境忽蒲轮。

镜里全成老,尊前略似春。

三年归汶上,千日卧漳滨。

刚长交新泰,阴消脱旧屯。

网蛛萦药裹,窦犬吠医人。

窗下乌皮几,田间紫领巾。

鲵渊方止水,鲲海任扬尘。

波匿观河见,维摩示病身。

颦端还一笑,默识幻中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东宫寿诗

甲观秋弥月,前星蚤丽天。

君亲重庆日,家国中兴年。

英武神机远,温文德宇全。

摛章森典则,会道极高坚。

俭宝躬安履,仁端性自然。

渊冲澄有量,海润浃无边。

五学临函丈,三朝拱邃延。

颂声敷政久,喜色问安还。

铜律谐初度,桑弧绝旧传。

菊催重九近,梅占小春先。

戏綵猗兰殿,宣杯玳瑁筵。

青宫千亿寿,长对两宫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