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

慷慨悲歌士,相传燕赵多。

我来仍失志,走问近如何。

到处寻屠狗,初番见橐驼。

龙泉腰下剑,一看一摩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慷慨》,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慷慨激昂之士的形象,通过对燕赵之地英雄豪杰的传说,以及诗人自身失意后的探寻与反思,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首句“慷慨悲歌士,相传燕赵多”,开篇即点明了主题——那些慷慨激昂、以歌抒怀的英雄人物,尤其在燕赵之地,这样的故事流传甚广。燕赵,指的是古代的燕国和赵国,历史上出过许多英勇善战、豪情万丈的英雄豪杰,如荆轲、赵武灵王等,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激励人心的典范。

接着,“我来仍失志,走问近如何”两句,诗人自述自己前来此地,却依然感到志向未遂,心中充满困惑与迷茫。他四处询问,试图找到答案,了解当前的境况,表达了一种寻求出路、渴望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到处寻屠狗,初番见橐驼”这两句,通过对比屠狗(指普通百姓)与橐驼(一种动物,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特殊或不同寻常的事物),形象地展示了诗人探索过程中的独特视角。他不仅在人群中寻找答案,甚至在看似平凡的事物中也发现了不凡之处,暗示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真理或启示的可能性。

最后,“龙泉腰下剑,一看一摩挲”两句,以龙泉(宝剑名)和腰下的剑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信念的坚持。龙泉剑被视为珍宝,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决心。诗人抚摸剑身,既是对自己内心力量的肯定,也是对未来行动的准备。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时代精神的呼唤,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勇往直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光明、坚持自我价值的勇气和决心。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月夜

梧桐庭院凤凰枝,六尺湘帘踠地垂。

长记绮窗相对语,二三更后夜凉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代柬寄诗五兰谷并问诸友(其一)

入梦江湖远,撑胸天地宽。

长安人踏破,有客独居难。

短榻鸣虫寂,孤灯落叶寒。

不禁儿女语,琐屑写君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代柬寄诗五兰谷并问诸友(其二)

万树秋风起,吾心吹不归。

袖留孤刺在,书自百城围。

大海容鸥住,高云看鸟飞。

酒痕和泪渍,时一检青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代柬寄诗五兰谷并问诸友(其三)

亲健都奇福,芳兰各自花。

云扶王父杖,酒暧冷官衙。

巢燕长依母,凄乌又有家。

上堂如照镜,莫叹鬓丝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