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六日与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坛弥勒舍利广教七山寺三首(其二)

排门金碧七禅关,松阁相望石径连。

不为勤求善知识,可能一日遍诸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与宁静。首句“排门金碧七禅关”,以“金碧”二字渲染出金山寺庄严富丽的氛围,暗示其作为佛教圣地的崇高地位。“七禅关”则点明了寺庙的规模与层次,仿佛一道道通往心灵深处的门户,引领着信徒们进入精神的殿堂。

接着,“松阁相望石径连”一句,将视线从宏伟的建筑转向自然景观,松树与阁楼遥相呼应,石径蜿蜒相连,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金山寺周围自然环境的优美,也寓意着佛法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不为勤求善知识,可能一日遍诸天”则是诗人对金山寺精神内涵的深刻感悟。他似乎在说,真正的修行者并不需要频繁地寻求高僧大德的指点,因为佛法的真理就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只需一颗虔诚的心,便能领悟到宇宙间的奥秘,达到心灵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色,更传达了深邃的佛教哲理,引导读者在自然与信仰的交融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收录诗词(249)

刘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月六日与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坛弥勒舍利广教七山寺三首(其三)

行彻云烟到上方,青林深壑对重冈。

山中底处饶风月,要著江州一草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偶作

春气未强寒惨惨,羁人多病兴寥寥。

闲愁付与毫端遣,长日期于局上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次韵张供备达夫观回雁峰二首(其一)

图志分明传者谬,峰名元在岳山隈。

邦人试看春岩上,岂有燕鸿到此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次韵张供备达夫观回雁峰二首(其二)

林麓坡陀湘水侧,烟岚朝暮楚城隈。

峰前迁客翻堪笑,不及飞鸿一岁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