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赠金怡庵医士》是清代诗人戴梓所作,通过对金怡庵医士的赞美,展现了其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人格。诗中描绘了戍边客人的贫病交加,以及在遇到金怡庵后病情迅速好转的情景,表现了医者仁心的可贵。
诗的开头“辽海东头长戍客,贫病交攻瘳不得”,以辽远的海疆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长期戍守边疆的士兵,因贫病交加而无法得到救治的困境。接着,“黄金已与神仙期,卢扁难逢空叹息”两句,表达了对良医难求的感慨,暗示了金怡庵医术的非凡。
“飘然忽遇怡庵子,长笑向人粲玉齿”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金怡庵医士的出现,他以轻松愉快的态度面对病人,展现出其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高超的医术。“病如草木逢春风,一匕投之身即起”则形象地描述了金怡庵医术的神奇效果,如同春风拂过枯萎的草木,使其焕发生机。
接下来,“劳劳辽海住七年,活人比户多莫纪”两句,赞扬了金怡庵医士在辽海地区七年间的辛勤工作,救活了无数生命,表现了他的伟大贡献。而“得来金帛付黄垆,犹道青帘未足酤”则通过金怡庵医士对待财富的态度,进一步凸显了他的高尚人格。
最后,“兴酣斗石图快意,长鲸一吸翻江湖”描绘了金怡庵医士在宴会上豪迈畅饮的场景,展现了他洒脱不羁的性格。“座中白头人骨傲,气凌沧海蛟龙枯”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金怡庵医士与年老者的不同气质,他的精神犹如沧海中的蛟龙,充满生机与力量。“鼓掌欢呼发异籁,云雷绕席摇天枢”描绘了众人对金怡庵医士的热烈欢迎和敬仰之情,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赞美了金怡庵医士的医术和人格,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推崇。